备战广州亚运会的中国男篮,正在北京进行最后的集训。但这支国字号中,却没有来自北京队的成员。
足篮排三大球,男足中有杨智、杨昊、黄博文,女足中有古雅沙;男排有胡松,女排有薛明;女篮也有张帆。可是北京男篮已经很久没有为中国男篮贡献国手了。
自张云松代表中国男篮参加2005年亚锦赛以来,男篮一线队参加世界大赛的名单中,北京球员已经绝迹5年。
北京男篮曾两夺全运会冠军,历史上还诞生过杨伯镛、钱澄海、王利发、张锡山、白金申、张卫平、黄频捷、徐元生、单涛、巴特尔等著名国手。
可现在,中国男篮中却难觅北京球员的身影,北京男篮怎么了,我们该咋办?昨天,记者采访了四位专家,他们表示,北京男篮复兴之路将充满艰辛。
奥运会北京国手
2008年北京:无2004年雅典:巴特尔、张云松2000年悉尼:巴特尔
1996年亚特兰大:单涛、巴特尔1992年巴塞罗那:单涛
1988年汉城:无
1984年洛杉矶:刘建立
亚运会北京国手
2006年多哈:无2002年釜山:巴特尔1998年曼谷:巴特尔1994年广岛:单涛1990年北京:单涛1986年汉城:无1982年新德里:刘建立、冯维、徐元生1978年曼谷:张卫平、黄频捷1974年德黑兰:张卫平、黄频捷
亚锦赛北京国手
2009年:无2007年:陈磊2005年:张云松2003年:巴特尔、焦健2001年:巴特尔1999年:巴特尔1997年:无1995年:单涛1993年:单涛1991年:单涛1989之前资料不全
世锦赛北京国手
2010年:无2006年:无2002年:巴特尔1998年:中国队没参加1994年:单涛1990年:单涛1986年:无1982年:无1978年:张卫平、黄频捷
数据分析
已5年无国手
以亚运会、亚锦赛、世锦赛、奥运会四项世界大赛为例,记者统计了资料较详尽的近34届比赛,北京男篮在这34届比赛中共贡献了单涛、巴特尔、焦健、张云松、陈磊、张卫平、黄频捷、刘建立、冯维、徐元生10名国手。这10名国手参加了34届大赛中的24届。
可是,最近一届的亚运会、亚锦赛、世锦赛、奥运会四项大赛,中国男篮中均没有北京球员的身影。
考虑到2007年亚锦赛的那支中国男篮其实是二队,当时的一队正在全力备战2008年奥运会。陈磊的努力并没能换来一个男篮一队的资格。
这样算来,从2005年张云松参加亚锦赛以来,5年了,北京球员无缘任何一次大赛的男篮一线队。
北京男篮与国手资格绝缘?这是为什么?本报请来专家团队进行原因剖析。
原因剖析1
张云松:前北京男篮知名国手,上赛季刚刚从一线队退役,曾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
2005年亚锦赛
一线队成绩不好
一线队成绩不好,这显然是最直观的原因。说起男篮缺北京国手,张云松相当无奈:“这和咱们队最近几年在CBA联赛中的成绩不佳有直接关系。如果我是国家队主帅,我也不会从联赛后几名的球队中挑队员啊!”
作为两届全运会冠军,北京男篮也曾一度是CBA中的劲旅,但近几个赛季,战绩却每况愈下,连续四个赛季无缘季后赛。上赛季,北京首钢队更是创造了职业联赛以来的最差战绩,第15名。
看看现在中国男篮的名单,宏远、八一、辽宁、江苏这些季后赛强队才是国手的贡献大户。
原因剖析2
张卫平:前北京男篮知名国手,现著名篮球评论员,1978年入选世锦赛最佳阵容,场均得分高居第二
梯队建设存断档
“我们打球那时候,青年队有四个梯队。”张卫平认为,现在北京篮球的梯队建设已经有些断档,“我们从四队开始打,然后还有工人队——就是现在的青年队,也就是要越过5级,才能进成年队,之后才是国家队。”
张卫平觉得,青年队一旦断档,“想要缓过劲来很难,因为人家每一拨人都会走在你的前头。”“首钢的梯队里还没有特别亮眼的苗子,跟别的队比起来有差距。”张卫平说,一线队球员已经潜力有限,梯队又没有突出苗子,北京男篮无国手尴尬,恐怕还要延续下去。
原因剖析3
袁超:前北京男篮知名国手,现北京首钢男篮俱乐部副总经理,1983年五运会率北京队夺冠
本地孩子不愿来
梯队建设的尴尬,是北京男篮成绩下滑的最根本原因,而造成这一原因的核心就是北京孩子不愿打进篮球专业队。“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人不愿意让孩子练体育吃苦。而那些有天赋的孩子,更希望成为特长生,这样打球学习都不耽误,毕业后也有文凭保障。”袁超道出了首钢梯队招人时的困境。“以前,北京队还能从一些郊区县招人,现在只能去外地了。”袁超说,现在的北京首钢一线队中,只有门维、方硕等少数北京人,而青年队中的北京人更是几近绝迹。
原因剖析4
金汕:北京市社科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经济基础不牢靠
金汕曾在今年3月份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一篇博文《愧对北京篮球辉煌历史的首钢金隅》,其中历数了北京篮球的百年辉煌。
1956年,国家体委曾经将国家男篮部分球员下放给北京队。所以,早期的北京男篮中杨伯镛、钱澄海、王利发、张锡山、白金申、黄频捷,其实都不是北京人。可以说,那时候首都球队真正体现了首都优势。
而在职业化之后,首都优势开始越来越弱。应该承认,无论足球还是篮球,北京的俱乐部在走向市场后都与市场经济更为成熟的地区有较大差异。
像广东篮球基础根本无法与北京相比,但广东宏远俱乐部很有市场运作的大手笔,他们引进外地球员和外援,从稚嫩到成熟,他们已经6次夺得CBA冠军。“现在经济实力雄厚的南方球队,直接向好苗子发动经济攻势,这显然不是北京男篮能办到的。”金汕说。
金汕在博文中指出,北京篮球今后的状况从令人担忧到令人愤慨,球队后继乏人、身材不佳,有霸气的球员几乎没有,短期内北京篮球难以再现当年的辉煌。谁把北京篮球搞成如此惨不忍睹?
本地孩子不愿意进专业队,外地引援又遭遇不畅,北京男篮的复兴之路,满是艰辛。
本版文/孙毅 制图/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