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排球 > 女子排球动态 > 2010-2011全国女排联赛 > 10-11赛季女排联赛动态

天津女排系列报道之一:“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中国体育在线/sportspress.cn
2011年04月13日09:16

  编者按:日前结束的中国女排联赛总决赛中,天津女排凭借顽强拼搏的精神战胜了强劲的对手,在九年之内第八次站上冠军领奖台。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功,是因为天津女排全体将士学习借鉴了中国女排的成功经验,还将“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中国女排精神发扬光大,并引申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天津女排精神。为了更好地弘扬天津女排的拼搏精神,介绍天津女排的成功经验,本报记者深入到这个光荣的集体当中,深刻挖掘天津女排赛场内外的故事,并为读者带来有关天津女排的系列报道。

  时间再次回到十天前的广州。

  0比2!广州体育馆大屏幕上的比分让天津女排的将士们感到有些刺眼。拼到了最后,难道这个赛季全国联赛总冠军就此让与对手?不!只要比赛没有吹响终场哨,就还没有结束,天津姑娘们仍然高昂着她们的头!22岁小将张晓婷被换了下来,她生怕是因为自己的表现不够好拖了大家的“后腿”,于是怯怯地问身边的老队长李珊:“珊姐,你看我的上步、拦网环节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张晓婷的话没说完,李珊就明白了她的想法。她微笑着对张晓婷说:“晓婷,没事儿!就高高兴兴地去打!千万别想别的。今天咱们能打到决赛的第三场,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有什么技术你别保留,打一个球就算一个球。即便我们输了拿亚军,我们也要高高兴兴地去领奖!”看到张晓婷振奋地点着头,李珊心底油然而生一丝欣慰,因为这么多年的经历告诉她,天津队是一支不到最后时刻决不放弃的铁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名言脍炙人口: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天津队的成长史就是这样一部拼搏和奋斗的历史。

  很多排球圈外的人士对天津女排为何能够在中国排坛开创“王朝”感到迷惑。但只要对比天津队与其他俱乐部的训练,相信即便是外行也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看过天津队训练的人,无不为其训练要求之严、强度之大和精雕细刻所动容。天津队训练时间长,但更重视训练的难度和质量。比如防守训练,如果一个动作不规范,教练立刻会要求重练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从不手软,训练强度和难度永远要超过比赛。

  或许至此有人会恍然大悟:袁伟民所带领的中国女排不正是这样经过“魔鬼训练”而磨砺出的五个世界冠军吗?天津女排前任主帅王宝泉当年就是这样一个“恍然大悟”者。在担任国家队陪打教练期间,王宝泉通过对国家队训练手段的总结和学习终于感悟出来:老女排身体条件并不突出,但通过“魔鬼训练”能够磨炼出与身高、力足的欧美对手相抗衡并战而胜之的全面、快速和多变的技战术特点,对于和老女排一样“资质平平”的天津队来说,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经受比“魔鬼训练”更加艰苦的训练。

  2001年新年刚过不久,天津队的姑娘们都在议论,为什么刚接手球队、原本和蔼可亲的“小王指”王宝泉这几天在训练场上“变脸”了?这批“70后”、“80后”之前从没见识过老女排的训练,更没有接受过大松博文的教导,突然一下子让她们接受比老女排训练强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魔鬼训练”,谁吃得消呢?

  王宝泉看到队员有时达不到他的要求,暴脾气开始显露。训练场上,不时听到他冲着队员大声嚷:“你怎么回事?”“别给我偷懒!”“还想不想练?”而且,他训起队员一视同仁,没有一个幸免挨训的特殊队员,没有一个队员他不敢管。在他的训斥下,有的队员哭鼻子,有的队员嘟囔嘴,还有的队员皱着眉,可是大家没有一个停下来,照样坚持着,在滚爬摔打中完成了每个训练科目。但渐渐地,这些可爱的姑娘们认识到肩上担子的分量,明白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意义。于是被动变主动,即便训练再苦再累,每个人也会坚持练下去,即便噙着眼泪也会坚持练下去!老将吕超发烧了,说了句“没事儿”就继续抓起杠铃;张娜在摸爬滚打中胯部擦伤,反复受伤结痂之后,血染红了训练裤……天道酬勤,最终苦尽甘来的幸福取代了姑娘们眼中的泪水,经年累月从实战出发,高质量、高强度的刻苦训练和精雕细刻,让天津队终于练就出精湛的技术,练就了“牛皮糖”精神,打造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冠军之师。

  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刻苦训练的作风并未因老将的离去而被新一代所忘记。这个赛季联赛还未开始,天津队就面临着这样一个局面:新任主帅刘晓明第一次指挥联赛,老队员伤病严重,新队员大赛经验欠缺……球队的重重困难让队员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每个人都是默默地努力备战。

  新赛季即将开始,天津队前往附近的蓟县进行联赛之前的封闭集训,每天高强度的计划内训练课已然让队员们感到疲惫。这天晚上,吃过晚餐之后,张晓婷和姚迪两个小姐妹本来打算在宿舍好好休息,可是房门却被人敲响了。开门一看,王茜正站在门口,笑嘻嘻地对她俩说:“走,咱们仨一块儿‘吃小灶’去!”听到“吃小灶”这三个字,张晓婷和姚迪不由得吐了吐舌头,说:“这一天都练了七、八个小时了,我们都累得不行,你咋还这么精力旺盛呢?”王茜脸上的神情突然凝重起来,说:“咱们队里今年伤病情况挺严重,我就应该比别人多练一传技术,这样才能让队里的后排防守多一些保障啊。”王茜的话音刚落,两个小队友就异口同声地说:“走!咱们训练场上去‘吃小灶’!”

  夜色渐渐深了,白天还热火朝天的训练馆此时显得有些空旷,但“咚、咚”的声音却连续不断地回响在训练馆中。这声音很难分辨是彩色排球撞击在地板、墙壁上发出来的,还是王茜一次又一次鱼跃救球摔在地板上发出来的。训练馆门外,一位场馆管理人员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些孩子,又自己加练了一个多小时啊!”

  这个赛季对于队里的两位老大姐李珊和李娟来说,同样是一个战斗的赛季。31岁的李珊在全运会后一度淡出赛场成为天津队助理教练,由于一段时间不再接触系统性训练,她的体能状况和竞技状态并不理想,甚至在刚刚回到联赛场上时,兴奋地大声呼喊都会感到眼前发黑。30岁的李娟在跟随国家队完成比赛任务后,不仅身心异常疲惫,腰、腿部的严重伤病让她每跳动一次、每扣下一球之后都会疼痛钻心。但两位老将知道,身上的苦痛不能在年轻的队友们面前表现出哪怕一丝一毫,只能自己默默承担,必须依靠顽强毅力去克服。

  李娟站在训练馆门口,从虚掩着的门缝望进去,只见队友们正在训练馆里“乒乒乓乓”地打着对攻。李娟感到心底有些痒痒,但她清楚,她必须趁这段时间加强体能训练,让自己腰部和膝关节的伤病有所恢复。力量房只有她和李珊两名老将“相依为命”,无论是利用器械进行力量训练,还是在跑步机上储备体能,围着力量房这“一亩三分地”挥汗如雨总是会让人感到枯燥与厌倦。渐渐地,一开始训练还有说有笑的两位老将都不吭声了,力量房中只有两人粗重的呼吸声和器械运转的声音。“珊姐你是教练,得帮我记着数啊。”李娟先开了口,她的玩笑立刻得到李珊的回应。“好嘞!咱们一块加油!”李珊满口答应……这一堂枯燥的体能训练课,就在两位老将的互相鼓励中很快结束了。从循环赛到最终的决战,两位老将用她们的经验和意志帮助队友再次站上最高领奖台,而她们也在与伤病和困难的顽强斗争中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升华。

  “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天津的冬夜非常寒冷,体工大队院里此时早已夜深人静,而刘晓明宿舍里的灯光却还亮着。从循环赛最后一场客场输给恒大队,到半决赛首战客场再负浙江队,此时此刻的卫冕冠军仿佛已经站到悬崖边上。虽然队伍回到天津,但刘晓明并没有回家看一眼,这些天他一直留在队里,白天紧张地训练、备战,晚上就一个人猫在宿舍看录像。“那些天,我的脑子里就不想别的了,老‘转悠’那几场球。”刘晓明说,他失眠了。

  发现将士们都在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天津市体育局和体工大队的领导们先坐不住了。体育局主管领导分别和刘晓明及其他教练组成员聊天、谈心,为他们卸下包袱、释放压力;体工大队副大队长王宝泉亲自与队员们促膝长谈,帮助大家重新找回自信。在如同父亲一般的王宝泉面前,队员们不禁把自己的心里话一股脑地倾诉出来。在和这个赛季饱受伤病困扰的魏秋月的聊天中,王宝泉看到眼泪竟然止不住地从这个平日里非常坚强的姑娘脸上流了下来。两个人这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魏秋月也哭了一个多小时。魏秋月和王宝泉述说了她感受到的困难,她的伤病,甚至一度说她想要放弃,但王宝泉的鼓励最终还是让魏秋月擦干了眼泪……

  这几天,队员们也并没有把问题都留给领导和教练,她们一边看比赛录像,一边集思广益,汇总出技战术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就通过教练兼队员的李珊转达给教练组。与此同时,体育局和体工大队各科室、部门也一同忙碌起来,为天津队提供全方位的保驾护航。姑娘们每每备战训练到很晚,但一走进食堂,桌子上摆着热腾腾的饭菜总会让大家感到温暖。困难面前,天津队集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带来的结果就是半决赛第二场天津队在主场3比0完胜浙江队,总决赛第一场,天津队又是在主场赢了一个漂亮的3比0。那个晚上,即便仍然没有回家,即便睡得依然很晚,但已经大半个月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的刘晓明在宿舍的小床上香甜地睡着了。

  当记者见到亲身见证了天津女排创业、成长直至登顶冠军的天津体育局副局长黄维勉时,立刻提出那个很多人都迫切期望知道答案的问题:在总决赛几乎到了悬崖边上的时候,为什么天津女排还能够成功逆转对手,夺得最后的冠军?黄维勉表示,这是球队平日里刻苦训练、大赛前的针对性训练以及队员们长年认真进行的艰苦、科学的训练换来的。天津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永不放弃地与伤病、与困难作斗争的经历也表明,这支队伍之所以能够在九年之内八次站上联赛冠军领奖台,绝不是偶然的,一支铁军的打造必然经历了磨炼与反复捶打的过程。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当天津女排姑娘们回忆往事时,她们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她们能够昂首挺胸、自豪地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中国竞技体育壮丽的事业——为中国女子排球的长盛不衰而奋斗!”

  本报记者 苏畅实习记者 刘晨

  来源: 中国体育报

(责任编辑:王涛)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