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怒江大峡谷两岸的风貌是第二景观了。
沿着六库往北走,怒江大峡谷两岸的真实外表逐渐显露出来。江两岸的山体时陡时缓,陡的地方如同刀削;缓的地方不过是几十米、几百米的大坡,被农民们开成了水田,这是怒江大峡谷中最肥沃的良田。六库至贡山县城的怒江大峡谷中,“大字报”地、“千脚落地”房、大小不一的教学楼,点缀在江两岸的山坡间和山颠上。每隔一段就有一道飞流或溪流从高山上流出来,越过公路进入怒江。早晨,两岸被晨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下午,白云漂浮,万物朗朗;傍晚最美、最有诗的韵味,炊烟从木房上袅袅升起,夕阳西下,高黎贡山山颠一片火红,就像一幅变换着的写意画。
过了贡山,在峡谷两岸的风景呈现另一幅景象了,那是一幅青藏高原景观。山更高了,空气更冷了,山上的建筑物变成了怒族的木楞房与藏族的碉房,人的服饰也显得更厚实、更鲜艳了。
怒江大峡谷的第三个景观,应该是怒江。
沿着怒江北上,在泸水县的洛本卓附近,怒江气势汹汹、桀骜不驯,有人把这里称之为“小虎跳”,想借虎跳峡的名声来形容这里水流湍急的程度和壮观的场面。其实“小虎跳”并不逊色于虎跳峡,且“小虎跳”在怒江上不止一处。
有人称怒江大峡谷是一座桥的天然博览会,从原始到现代的桥应有尽有,目不暇接。有:藤篾桥、廊桥(风雨桥、花桥)、石拱桥、索桥;永久性桥、半永久性桥;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汽车桥、拖拉机桥、吊桥、人马吊桥、人行便桥等等。这些桥的外表很少有一模一样的,建筑和构造也各有千秋。代表原始文明的藤篾桥、溜索与代表现代文明的桥梁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让人有一种跨越几千年时空的感觉。
怒江大峡谷第四景观,应该是“废城”知子罗。
从怒江边的一条土路上去,可以见到一座教堂,崭新而考究,叫老姆登教堂,是怒江大峡谷中最气派的教堂。再往前走,就可看见“废城”里最漂亮的八角亭。进入这个因地质原因被迫放弃的废城中,荒草离离,凄凉而破烂,安静得令人发怵。整座城孤独地伫立在碧罗雪山的山颠上,就像一个被抛弃的怨妇,无声地倾诉着悲哀。这座城不到30年就寿终正寝了,作为一座城来说,生命的历程实在太短暂了!去“废城”有助于认识怒江大峡谷的真实。
石月亮无疑是怒江大峡谷的第五景观。
从废城出来,继续沿江北上,就可以见到高黎贡山山颠上的石月亮了。石月亮是自然形成的一个穿透高黎贡山的窟窿,一棵大树正好长在其中,使这个月亮更加逼真。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献给怒江大峡谷的礼物,让人叹为观止。
福贡县城上帕镇,不知可否算上一个景观,且把它当作第六个景观吧!
去贡山或更远的人一般都在上帕镇吃顿饭。这个镇子规模不是很大,坐落在怒江边上,并且是汉式的建筑,街上行人的语言、穿着打扮与六库如出一辙。表面上看,无多少特色,但住下来后,就会发现这个县城与六库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这里的傈僳族风情浓郁,基督教氛围很重,民族歌舞随处可见。傍晚,自发的演出热闹非凡,任何人都可参加进去。据说,在上帕镇的碧罗雪山山颠,有若干自然奇观,我见过一个业余摄影师拍了许多照片,美不胜收。。
第七个景观叫“飞来石”。
从废城出来,继续沿江北上,就可以见到高黎贡山山颠上的石月亮了。石月亮是自然形成的一个穿透高黎贡山的窟窿,一棵大树正好长在其中,使这个月亮更加逼真。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献给怒江大峡谷的礼物,让人叹为观止。
第八个景观是贡山县城茨开镇。
茨开镇是云南省最北、最袖珍的县城。贡山县总人口3万多人,县城里的居民基本上是机关干部。为了带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干部都在从事商业活动,负责远至西藏察隅、缅甸边境的物资供应。因为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还是原始社会,老百姓不会经商,干部不带动,谁带动?
这里的马帮是一道久违了的人文风景,每年开山季节,也就是运输季节,这个县城会变得热闹起来,成千的马锅头汇集于此往独龙江运送物资。1999年,虽然独龙江公路修通了,但马帮没有失业,仍是这里的主要运输力量。
第九个景观是茶腊村。
坐落在碧罗雪山巨大缓坡上的怒族村子茶腊,是进入丙中洛沿途中的最大一个村子,田陌间有许多土木结构的房屋,这是怒族木楞房与藏族碉房的结合体,说明了藏文化已深入到了这里,并与当地文化融合了。其间有一幢白色的教堂,叫双拉教堂,在阳光下,雪白的教堂及顶上的十字架格外醒目,让人心生一种肃穆感。
第十个景观是峡谷深处的丙中洛。
这是一个包含量丰富的大景观,是大峡谷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从茶腊往北,就可见到怒江第一湾、第二湾,眨眼功夫,就到了坐落在高山环抱中的丙中洛。此时的怒江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已完全变了,呈现出青藏高原特有的苍茫。
在雪山、石门、大江、台地的衬托下,怒族的木楞房、藏族高大的碉房、白色的教堂、土黄色的喇嘛寺、玛尼堆等,勾勒出了另外一种壮美,让人心生感动。
在大峡谷西北部的独龙江和大峡谷深处的西藏部分,还有许多神秘、古老的景象,但路却很难走了。独龙族以居住在独龙江流域而得名,是独龙江惟一的主人。现在,在独龙江流域生活着4000多个独龙族人,至今仍沿袭着刀耕火种和采集、狩猎为主的原始生产、生活方式,是世界上已保留不多的原始地带。
相关专题阅读:传奇一样美丽的丙中落
文章来源:《风景名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