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汉可以走人了,不过那个哈恩又怎么处理呢?”——中国队惨遭淘汰之后的第二天,有人很认真地问着。
也许这只是一则有些演绎成分的笑话。不过,作为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两年的时间里荷兰人的名字居然在中国媒体上一直无法统一、始终有两种叫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恰恰反映着其之于中国足球——若有若无、似是而非的存在属性。
手下有着一拨参加了2002年世界杯的球员,相比于任何一位前任,阿里·汉执教中国队之初无疑拥有着一个更高的起点。这意味着如果他真的是一位具备一定水准并头脑清醒的教练,完全可以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宏图。遗憾的是,两年中,汉家军没有显示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实质性进步与提高——球队以往的某些优势,比如定位球、头球得分的能力以火箭般的速度直线下降;而以往的那些劣势,比如传控球失误频频、进攻缺乏组织,却无法得以有效改善,于是,小组赛就折戟沉沙、望洋兴叹显得自然而然。
某位中国足协的领导日前有过一番关于选帅的言论,其言“选帅就像是一次赌博,事先没有人会知道选帅的最后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坦白讲这样的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即便是一次“赌博”,也依然存在着一个你用什么去“参赌”的问题,那甚至直接关系到你赌赢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好比狭路相逢的两个人之间的决斗也可谓是一次赌博,别人拿着的是一杆枪,你拿着是一把匕首,这样的赌博你纵有一拼到底、视死如归的万般豪情,最终的胜算又能有区区几何呢?阿里·汉充其量就是一把匕首而已。
如果简单描述阿里·汉登陆中国的全部过程就是:一群错误的决策者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让一个错误的人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执教了一支错误的球队,得到了一个错误的结局。有句俏皮话说得好:“长得不好不是你的错,但你一定要出门吓人就是你的错了。”中国足协是让阿里·汉出门吓人的始作俑者,断定难逃其咎。
回顾起来,施拉普纳给中国足球留下了“豹子精神”;霍顿给中国足球留下了“平行站位”;米卢给中国足球留下了一张世界杯的入场券以及“快乐足球”……阿里·汉呢?一片苍白,甚至连一句“对不起”都没有留下。
在一次又一次为自己的低能和过失极力辩白之后,阿里·汉终于和中国足球说了再见,临行前的那封致中国球迷的公开信中,荷兰人依然强调着2004年中国队“只输掉了两场球”,他忘记了有的时候输掉一场球都意味着输掉了全部;荷兰人依然坚信中国队“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我不知道中国队走在一条怎样的道路上,我只知道阿里·汉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回家了,中国足球则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与2006年世界杯越走越远,直至最终归零。
可笑的不只有阿里·汉,更可笑的是中国足协——最初将阿里·汉当做赌注,结果赌输了;最后想把阿里·汉当做替罪羊,结果连替罪羊都认为自己是“罪魁祸首”。(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