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数十载,杨祖武终于被甩离了北京足球的车轮。这个定义也许有些过火,但对于行将退休的老人来说,如今的离开,也许真的意味着不再回来。
对于杨祖武来说,离开足球会是一种痛苦。因为他就是一个只懂得足球的狂人。和他接触了很多年,现在回想起来,话题几乎都是围绕足球。无论当年在工体的地下室,还是后来登堂入室搬进现如今的那座小白楼,杨祖武的生活基本为足球所占据。只要说起足球,他总是滔滔不绝口沫横飞。只有频繁从嘴里蹦出的北京人特有的口头语,印证着这个人不会把国安变成皇马或者AC米兰。
然而,这并不妨碍杨祖武对足球的热情。在杨祖武的办公室里,总是备着被褥,一忙起来,他就不回家了。为了自己的工作,或者说是事业,他有时候真的到了“抛家弃子”的地步。家里人自然有意见。2002年,杨祖武曾经下课,当时,老伴一个劲儿地喊冤。也就是那段时间,这个足球狂人才算真正地享受了一下正常人的生活———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没事看看书,还能学学外语。从忙得脚朝天到闲云野鹤,杨祖武并没有完全成为隐士。他说他在充电,就等着重新回到主战场再搏一把。
一年后,杨祖武临危受命再度出山,于是,办公室里的被褥又派上用场,他也恢复了滔滔不绝口沫横飞,当然,主题还是足球。那些时间,我已经很少和杨祖武接触,不过听接触他的人介绍,杨祖武变了。比如: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爱骂人,而且时常会引经据典。据说,这些典故对球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战前动员很是起了些积极效果。
但是,性格决定命运。两年的时间,杨祖武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无论是语言还是办事风格。作为朋友,我可以理解压力带给杨祖武的变化,但也不排除性格的因素。因为性格,杨祖武可以成为英雄———罢赛一度拉开了中国足球革命的序幕,同样因为性格,他也会为人所诟病。直到现在,他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足球人物。现实就是这样,尽管杨祖武几乎将全部精力给了足球,但他注定无法从足球身上得到等值的回报。
昨天,下课后的杨祖武说要搞搞足球的理论研究。看来,他的生命仍将无法与足球分割,因为他爱它。不过他还可以搞搞小爱好,比如网球,比如看书,还比如钓鱼。生活的色彩本来就应该丰富多彩的,只是打网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那条曾经断裂的跟腱。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