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平的名字与职业足球联系在一起已经有8年时间。因为比他资格更老的老板们大多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因此年届四十的卫平已经成为了这个圈子里真正的老资格。他是一个球迷,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更是一个商人,三种不同角色的结合,让卫平在职业足球的江湖中游刃有余。
没人相信卫平和他的中邦能这么快成功,但也就是在整个上海都在为到底应该支持申花还是国际而癫狂的时候,卫平悄无声息地从珠海转战回了上海,吓了所有人一跳!这个速度让人想起他飙车的速度,从上海到南京300多公里,据说卫平用不了两个小时就能够开到,绝对有胆色和冲劲。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生活中极度低调,抛开围绕中邦的足球新闻,这位中国前50强的房地产大亨很少有新闻出来。这种在公开场合的低调,实际上与卫平私低下的性格并不相符。林语堂曾经说过,南人北相的中国人是厉害的。在卫平身上就能够显现出类似的特征。这个上海郊区出生的农家子弟血液里淫浸着秉直豪爽,敢作敢为的一面,官场、商场的打拼,又让他变得圆滑精明而韧劲十足。
果敢的一面在处罚大佬一事上可以清楚地显现出来——他对于死硬到底的态度也绝对不会屈服和退缩,而是以更加强力的手腕进行“镇压”。卫平的强硬甚至遭至了媒体如此猜测:“(卫平)黑白两道都能吃得开。”对此,一名中邦高层淡然一笑:“这不是把我们老板当黑社会了?”而精明的一面就要从他经营足球上看出来了——卫平是个超级球迷,他一直把足球当成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运动。其次,卫平是个商人,他投资足球除了喜爱,更重要的是看重足球的商业价值。
联洋时代的闪亮招牌
2000年2月1日,上海浦东队正式冠名为“浦东联洋8848队”。在惠而浦集团不再冠名后,长袖善舞的卫平拉来了8848网站与浦东队联姻。接着卫平果断地请来了霍顿,聚敛了人气,把一支濒临降级的球队带到了甲B联赛的前4名,不仅没有赔什么钱,而且通过足球拉动,联洋集团的品牌效应骤然提升。
当年联洋与8848公司的联姻至今被看作中国足球商务开发的一次经典战例。卫平看准了IT产业方兴未艾的时机,以一个球队冠名权的代价,从8848公司获取了高达800万人民币的赞助合同。不仅如此,借助8848网站的知名度,联洋和卫平的品牌价值获得了空前提升。这次联姻此后曾经被IT媒体形容为“中国职业足球与电子商务的完美婚典”。
2000年10月29日,卫平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把上海浦东足球俱乐部转让给了中远置业集团,徐泽宪用3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为浦东俱乐部的新主人,这个成交价格显然远远高于卫平在俱乐部上的投入。
在这之后的11月,上海联洋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这间具有二级资质的专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就成立了,它是现在上海中邦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
造势一直是卫平最为擅长的一种经营策略。球队虽然没有了,但联洋基地还在,即便是在远离足球的那几年,足球作为一种载体,为卫平擦亮联洋社区的品牌仍然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2002年初卫平利用私人关系,将即将出征韩国的中国国家队请进了联洋社区进行集训,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03年,卫平更是力压上海滩的另外一位房地产巨头徐泽宪,聘请徐泽宪麾下球星申思担任联洋社区形象代言人,并且亲自策划了申思与妻子王云的“海陆空”豪华婚礼,轰动整个上海。
从某种意义上讲,足球被卫平看作了一种为企业造势的载体和工具。通过小小的资金投入,当初的联洋、如今的中邦获得了单纯广告宣传无法企及的品牌价值。
先入侵了珠海地产界
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背景,当卫平开始进军珠海的房地产市场时,他想到的第一个开路之匙仍然是足球。购买珠海安平也就成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决定。
早在收购珠海安平之前,卫平就曾与广州市足协进行过接触,希望购买广州香雪队,但最终因广州市足协不接受把主场定在珠海而作罢。就在这个时候,大连实德老总徐明南下广州与张海就用珠海安平和大连三德与辽足进行交换一事谈崩后,转移了合作方向,先是把大连三德抛售给东莞联华,然后火速转赴上海与中邦商谈转卖珠海安平,当时双方一拍即合。中邦何以相中珠海?资本的流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到底上海中邦为什么要强势进占珠海呢?原因很简单,在进军足球的背后,是卫平对珠海拱北地区最大的北岭村改造地块开发权的渴求。随着全国范围内开发项目的增多,上海联洋置业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制,成立了中邦置业集团。收购了珠海安平俱乐部后,中邦集团在珠海的总投资预计达到20亿元,卫平的目标直指总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的“中邦拱北城”。
当时的卫平毫不讳言自己对拱北城建设项目的痴迷,但就在他发下要在珠海扎根的豪言壮语的时候,中甲联赛前半程的最后几场比赛中,在珠海当地电视台每周联赛直播时准时播出的中邦拱北城的广告不见了,这个信号意味着,中邦在珠海拱北城撤出了!
一位知情人士对当时情况的介绍是:当初卫平收购珠海格力队的目的,就是想借助足球这个极好的载体宣传其在珠海的房地产开发事业,但当中邦在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准备大张旗鼓地开展其置业计划时,突然发现与自己一起合作的一家珠海当地的房地产公司有高达几千万元的债务,这个情况直接导致卫平不得不暂时搁置拱北城的开发计划。
卫平搁置拱北城计划之时,中甲联赛已经进行了差不多半个赛季,中邦在珠海的置业发展计划也被拖到了2004年的年中。在发展机会受阻的情况下,虽然珠海当地在很多方面还是非常支持中邦的、虽然珠海的球市火爆、赞助商也纷纷加盟,但卫平还是动了离念。
冲超成功实际上是给卫平提供了一个离开珠海的契机,在1比0小胜江苏舜天之后,卫平和他的球队终于冲上了中超。虽然只有一年、虽然没能大展拳脚,但“珠海中邦城市”还是给卫平打开了一扇窗,在中邦队离开珠海的告别晚宴上,珠海市多名副市长到场道别。一名副市长动情地表示,“球队如果愿意回来,随时可以回来,珠海永远是你们的家。”珠海中邦这张名片的感染力可见一斑。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珠海的一年,卫平再次创造了奇迹。在球队一路顺水顺风冲超成功的同时,中邦全年的投入资金被压缩到仅有的1300多万,而且其中的部分开支还以广告的形式被赚回。与此同时,江苏舜天和武汉天龙当年的冲超预算都突破了4000万,而且江苏舜天还没有成功。
开源节流一直被卫平作为搞职业足球的一个基本方针。尽管珠海这座城市的消费力有限,但是2004年中邦在这里依然创造出了700万的经营收入。与此同时,球员基本工资最低1000块,最高7000块。冲超奖金250万,甚至还低于上海九城冲甲成功的奖金300万。不过,中邦队员在中甲的一年并没有少赚,因为他们赢了太多场球。俱乐部全年投入的六成以上被作为奖金发放给了球员。而在节流方面,珠海中邦也达到了一个极限。除了球队的正常开支之外,俱乐部大多数时间都是总经理邹忠伟一人支撑。据说又一次因为司机临时有事,总经理邹忠伟还扮演过大巴司机的角色,驾驶那辆牌照为沪A33333的奔驰大巴。
回归上海不是永久?
卫平善饮,尽管如此,2004年10月30日中邦冲超成功的那个晚上,他喝得还是有点高。平时电话大多是由秘书接听的他,那晚破例接听了每一个电话,在电话中一遍遍重复:“你知道吗?我们冲超了。”一位中邦高层事后感叹:“卫总出了一口气,这口气他憋了整整4年。”
大醉之后是冷静的反思。卫平大手一挥,球队东迁上海。尽管此前曾经与珠海方面达成过三年之内不会离开的口头协议,但是卫平毕竟是个商人。当中邦在珠海的房地产项目已经无法继续开展下去的情况下,把一支中超球队放在珠海这座滨海小城已经失去了其作为一张名片的意义。
距离上海市区70公里的一个小镇洪庙,如今是中邦队的家。因为中邦集团如今在川沙开发新项目,中邦队很可能下赛季也会把基地签到川沙去,为新项目造势。卫平基本上一个月会来洪庙一到两次,关心一下球队的情况,或者赛前为队员做动员。学中文出身的他其实并不擅长高谈阔论,他给队员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卫平仍然不忘记推销自己的房产,他鼓励大多数家在大连的中邦队员趁年轻赶紧买房,作为一种投资或者为将来打算。
因为多名得力高管的加盟,卫平现在已经不会为球队的细枝末节的事情操心,他关心的球队的未来。事实上,很多圈内人士都明白,这支如今叫做上海中邦的球队明年在哪里,现在谁也说不准。或许是长沙,或许是其他的什么地方。在铲除大佬之后,卫平曾经表示:“在事业与朋友之间,我选择事业,在金钱与朋友之间,我选择朋友。”其实如果把“朋友”换成“足球”,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在事业与足球之间,我选择事业,在球迷与商人之间,我选择商人。”
尽管对外宣称,本赛季的招商收入与球队投入资金大体打平,但实际上,因为不少赞助商提供的都是实物和产品赞助,再加上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中邦俱乐部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球队在人员投入上也显得非常谨慎,尽量利用现有资源,让年轻队员得到充分的锻炼,为明年的保级打下资金和人员上的基础。卫平本赛季也曾经多次亲自主持俱乐部会议,商议球队的招商工作,以期俱乐部能够更高效地产出,实现自给自足的目标。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中邦集团在联洋社区的地块也已经基本开发完毕。目前在上海只剩下了中邦城市和中邦MOHO两个中小型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中邦队对于上海的广告效应已变得不那么明显。如果在外地寻找到新的投资项目,珠海的成功模式完全可能被卫平再次复制。至于转卖,则注定是一个违背个人情感的最后的无奈选择。毕竟作为卫平而言,他首先是一个商人,商人的原始目标就是追求商业价值额最大化,无论是搞房地产,还是搞足球都是一样。
所以年初在海南冬训期间,记者与卫平曾经有过这样的对话。“卫总,如果将来中邦还有在珠海这样的项目,球队还会离开上海吗?”“今年中国足协不是有新规定,在哪里注册,就在哪里比赛吗?”“但是中邦也完全可以到外地注册啊?就像当初在广东足协注册一样。”“看吧,如果中国足协同意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