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上一页 开始自动播放 下一页     
跳转至:
页 1/7
用户名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姚明幼年绝密照曝光 珍贵图像记录巨人成长历程

我来说两句 2008年07月11日17:43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王楠实习生 吴平 报道 摄影 任国强

  “70后”、“80后”、“90后”、“00后”,独生子女成长带着明显的时代烙印,折射出特有的文化现象。今天上午9点半,“人口文化杯——独生子女成长足迹”档案展在徐汇区图书馆拉开帷幕。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计划生育政策实行30周年。那些曾经让人忧心忡忡的“小太阳”们,如今怎样了?

  一本本生动的家庭档案,见证着姚明、吴敏霞、朱颖文等奥运健儿的成长、书写着朱晓波、寿霆钧、徐磊等抗震消防英雄的事迹,也记录着许许多多普通人的变化。在姚明的一组照片中,记者十分荣幸地“见识”到其幼儿园时的憨态可掬,据悉这张珍贵照片也是首次“曝光”。

  成长经历体会感恩

  “人口文化杯——独生子女成长足迹”档案展由徐汇区人口计生委、徐汇区档案局联合主办,以徐汇区13个街道、镇现有的家庭成长档案资源为基础,按时间顺序,从1978年排列至今。记者看到,共两层的展厅以实物、照片展示为主,有姚明签名的篮球摆放在展厅正中。“这些家庭档案共收集了5年左右,这个篮球也是当初征集‘徐汇名人档案’时,姚明送给我们的。”徐汇区档案馆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此次展览将从7月11日持续至7月21日,免费对外开放。通过聚焦不同年龄段独生子女成长档案,展示独生子女特有的风采。

  “以前我们常说他们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六个大人养一个小孩’,但他们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很令人感动。”徐汇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体会感恩。

  “伴随改革开放一同成长的独生子女,从出生、求学、就业乃至成家都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引发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现象。”上海市档案局馆长吴辰在开幕式上表示,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牵动的不仅是家长的心,也是我国人口事业、儿童事业、教育事业关注的焦点。

  【独家揭秘】

  姚明在徐汇搬了4次家

  “姚明在上海搬过4次家,不过搬来搬去都没有搬出徐汇。姚明是徐汇的姚明,也是世界的姚明。”在展厅正中姚明的签名篮球旁,讲解员带领市民参观,语气颇为自豪。

  徐汇名人辈出,徐汇区档案馆试点家庭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收获了不少珍贵资料。姚明童年鲜为人知的趣事,尤其让不少“姚迷”倍感亲切。

  姚明的出生地——第六人民医院西康路病房大楼如今已被夷为平地,仅有照片作为纪念。

  1岁至2岁期间,姚明居住在西康路一老式里弄住宅。从1982年至1988年,姚明随父母搬进上海体委在康平路某号一室半的职工宿舍。

  “姚明在这里有一群童年好友。”工作人员指着一张4个小朋友 “窝”在床上的合影说,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 “边边角”那个略有些腼腆的小男孩是姚明。姚明与小时的玩伴感情很好,可惜照片中的那位女孩早就搬家了。

  多年后某次姚明在上海比赛,突然来了一位姑娘,没带门票,当工作人员询问她是否有票时,她自称是姚明小时侯的好朋友,硬叫姚明出来接她。拗不过女孩的大牌,姚明真的出来了,认出昔日的好友激动万分。据悉,姚明去NBA前还曾独自回到这里,回想过去的幸福时光。

  1996年至2001年姚明在上海东方男篮俱乐部期间,居住在双峰路上的高层住宅楼,之后又搬到斜土路居住。随着姚明的篮球技术越越来越好,搬家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这张照片姚明本人都没有”

  “这张照片是从幼儿园里‘挖’出来的,姚明本人都没有,从没对外披露过。”徐汇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小心翼翼地打开厚厚一册 “姚明童年照片实录”,记者“见识”到 “绝版”照片中姚明幼儿园时的样子。那是姚明在广元路幼儿园上学时一张与老师和小伙伴的合影,当时他已经比同班小朋友高出快一个头。

  根据档案记录,姚明刚出生时重达10斤,块头比一般孩子大。随着慢慢成长,特殊身材给姚明带来不小困扰。姚明的教练李秋平曾说, “人家戴红领巾的时候,最多一米六、一米七,而姚明当年戴红领巾时,身高已达一米九六。”

  姚明青少年时期的照片都比同龄孩子高出一大截,可想而知当时每到一处都会引发一场小小的 “骚乱”,当然很多人想不到,这个孩子如今会 “震惊世界”。

  每次回国都回母校

  徐汇区档案馆工作人员在征集 “家庭档案”和 “名人档案”时,熟悉了不少姚明身边的人。据悉,姚明每次回国都会去母校高安路一小看望老师,给学弟学妹们签名及鼓励。在龚玲珍和倪静班主任的眼中,他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2002年10月19日姚明去NBA前夕重返母校,高安路一小已搬至宛平路新校舍,但他的这一习惯没有改变。

  “有多少人能一直记得小学老师呢?何况姚明是一位大明星,他非常低调。”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姚明的这一举动令他们感动不已。

  同样令人钦佩的奥运健儿还有吴敏霞、朱颖文。据悉1981年出生的游泳健将朱颖文家庭条件并不好。母亲是居委干部,父亲做社工,但是这个争气的女孩6岁开始游泳训练,参加过大小成百上千场比赛,获得各类奖牌100多枚,其中金牌70多枚。

  2004年4月,朱颖文在参加奥运会选拔赛时,因亚高原气候反应,喉咙疼痛、感冒发热。在这种状况下,她硬是拼得两个接力第一、两个单项第三,跨进了奥运正式比赛的大门。

  如今她与1985年出生的吴敏霞都在积极备战奥运,期待上海女孩再次为国争光。

  【档案选编】

  “70后”:我们最坚强

  朱玥,“70后”,中共党员,肾内科护士。医疗救援工作地点:四川汶川县映秀镇银杏乡。

  出发日期:5月19日,回沪日期:6月4日。

  假如没有看到展板上的材料,谁也无法把眼前这个清秀文静的“嗲妹妹”同“抗震救灾女英雄”联系在一起。朱玥本人也谦虚地表示:“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做了一个医务人员该做的事。”

  上海小女孩总给人怕苦怕累的印象,然而当汶川地震犹如利刃从国人的心头狠狠划过时,有多少“朱玥”义无反顾地背起了急救包。“恨不得立刻飞去灾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朱玥说。

  到德阳后5月21日接到指挥部命令,需抽调3名护士去汶川县映秀镇工作,“我是护士长,应该我去!”护士长于静冲锋在先。最后,指挥部选派了更年轻的朱玥,也许从未意识到危险离他们这么近,“70后”勇敢地表现出无私无畏。

  徐汇区某消防支队也派出了李红保、朱晓波、寿霆钧、徐磊、陈景风5名消防战士,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只有28岁,最小的刚满20岁。

  “80后”:我们最上进

  今天是葛逸宏第一天去麦肯锡公司上班的日子,因此他委托父亲出席了今天的开幕式。翻翻葛逸宏的成长档案:英语竞赛获奖、数学竞赛获奖、科技制作获奖……基本上求学的十几年就是以奖状、荣誉证书为主线。可别以为这样的人就是“书呆子”,1986年出生的葛逸宏是个大帅哥,所以很有底气把照片印在自己的作文选封面上。

  “什么都玩得转,勇于挑战自我”,是葛逸宏,也是一大批“80后”年轻人的生活的态度。4年前,面对学校保送去交通大学的机会,葛逸宏主动放弃,他想用高考测试自己的实力,最终以570分被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一晃4年毕业了,新的人生际遇又等待他来抉择。

  成长档案中的托福成绩单似乎在告诉人们,葛逸宏也曾动摇过。原来毕业时一些国外著名高校纷纷向葛逸宏投来“橄榄枝”,提供优厚条件希望其继续深造,但葛逸宏最终决定回上海上班。理由挺简单,因为父母双双下岗,他承担着养家的重担。

  22岁,前程似锦,英气逼人,葛逸宏并不觉得委屈或牺牲,他觉得生活永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些“80后”没有不懂事,而是太懂事。

  “90后”:我们最自信

  记者在展览现场发现,80%以上的成长档案都是家长为子女,或是一同协作完成的。13岁的朱奕霖则是 “教”妈妈做成长档案。13岁的他如今已是一个有经验、口碑佳的小区 “档案家”。

  据相关负责人回忆,朱奕霖8岁那年,参加了第一期暑期档案夏令营,所有人都对他印象深刻,因为参观过后他当即发问: “阿姨,好的事情记录在档案里,坏的事情也能记录在档案吗?”当得知档案是客观记录后,朱奕霖若有所思: “噢,那么不能做坏事,以后要记录在案的,我要做一个好人。”

  就这样,这位小小档案员从小学一年级起便严于律己。学习优异之外,爱好广泛至天文地理、琴棋书画,刚获得了钢琴八级证书和书画大赛大奖。家中积攒下几十本成长档案不算,甚至还“管”起爸爸妈妈,做起了父母的婚姻档案。

  “00后”:我们最幸福

  与“90后”的朱奕霖已经懂得主动记录爱与被爱的点滴不同,“00”后小朋友的成长档案似乎更接近“宝贝日记”。如今小夫妻皆为独生子女,又生育了新一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比比皆是。父母重个性,宝宝的档案更是别出心裁,非要“独此一份,别无仿制”才行。

  比如陈宜修小朋友就幸运地拥有一本《人生第一次》。从还未出生起,爸爸就开始为她记录每个细小的变化,出生后更是全面收集了成长路上的每一个“第一”:第一次剃光头、第一声微笑、第一次吃小龙虾……甚至还有第一次性教育。细心的陈爸爸每次都记下时间、地点、状态,如2006年5月31日,由爸爸在家里主讲男生和女生的区别等。如此厚厚一本 《人生第一次》,等2003年出生的陈宜修长大后再回首,一定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宝贝的小手印、小脚印、胎毛笔统统珍藏,如今的独生子女似乎比第一代更幸福。“独生子女好啊,他们是优生优育的幸福宝贝。”只打算要一个孩子的“双独生”家庭李女士说。

(责任编辑:张正)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