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北京2008年残奥会 > 北京残奥评论

新华网:对待残疾人是“平等”还是“同情”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李惠子 张崇防)青筋暴露的双手紧紧握住近40米长的绳索,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侯斌坐在轮椅上,带着圣火攀升,绳索的尽头,就是北京残奥会主火炬。

  “真为他揪心,很想帮他,但我相信他肯定能上去。

”23岁的北京大学生田硕对这一幕印象颇深。6日晚残奥会开幕式点燃主火炬这一重要时刻,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是以这样一种艰辛甚至挣扎的方式完成。

  “这段艰辛的攀爬展现了人类的极限,残疾人的坚毅令人刻骨铭心。也许我一开始很同情他们,但他们的表现最终让我从心底里佩服、尊敬他们。”田硕说。

  而他的很多同学却认为,坐在轮椅上的侯斌令人怜悯,如此设计的点火仪式很残忍。这一观点同样反映在一项“你看不看残奥比赛”的网络调查中,近一半的网民选择“不爱看,也不忍心看,觉得残忍”。

  对待残疾人应该是“平等”还是“同情”?北京市西城区残疾人服务中心康复医师廖正义对记者说,观看残奥会更多应是观赏、激动与欢呼,而无需所谓的“同情”与泪水。“我们没有理由总是向他们抛去‘同情’的目光,我们不比他们多什么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比我们更有思想,智障的孩子待人更真诚。”

  长期从事残疾人康复治疗的廖正义说,与残疾人交流的重要原则是“把他们当作和我们完全一样的人,帮助他们之前必须征求本人的同意,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否则就是施舍与强制”。

  廖正义服务的中心是2006年政府投资3000万元建立的,运行和康复等费用都由政府承担。由于经过了反复甚至是几次不成功的康复训练,很多残疾人刚开始来这里时,几乎都持抵触与怀疑的态度。

  “我们则用真诚与平等对待他们,让他们参与、加入我们一起做事。康复训练中,即使是反复重复的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走路,也要让其活跃起来,变成交谊舞等形式,让他们感到快乐。”廖正义说。

  北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张秋平说,残疾人不是每时每刻都希望得到帮助,残疾人和健全人的区别就在于,健全人是无障碍的。“比如你可以用脚走阶梯,而我是用轮椅走阶梯,我们没有任何其他的区别。”在培训残奥会志愿者时,张秋平强调助残扶残意识和技巧的培训,比如“时刻准备帮助他,而不是主动去帮他”。

  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宗旨,残奥会在夏季奥运会后立即举行,其目的不是为了博取同情心,而是要让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获得平等参与体育竞技的权利,消除歧视、偏见与误解。

  世界残疾人排球运动组织主席皮埃尔这样描述普通人观看坐式排球的心理变化:“观众一开始看到运动员身体上的残疾,会同情他们,但随着比赛的进行,就被他们的精彩拼搏和顽强斗志所感染,逐渐把他们看成是和健全人一样的人。”

  荷兰体育国务秘书比塞马克说,残奥会能够消除残疾人的“特殊性”,使他们看起来与健全人没有什么不同,残疾人和健全人的体育,“只要可能就融合,不得已才分开”。

  最近的一项新浪网络调查表明,9成以上的网民认为北京残奥会的最大看点是运动员身残志坚的精神。网友“井上蛙人”是残疾人,他每天必看残奥会。“健全人能做到的,残疾人靠顽强的意志、不屈不挠超越自我精神,一定也能做到。平等对待是尊重残疾人的最高礼遇。”他说。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曾说,他最终的理想是“disable” (残疾)这个词的最终消失。“你们将认识到,你们所认为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明显。”他在北京2008残奥会开幕式上对全世界说。

  中国社会民众对残疾人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孙先德说,“20年前称残废人,而现在称残疾人,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中国共有残疾人8300万,占全国人口的6.34%。

  “社会对残疾人不是不理解而是不了解。”北京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厉才茂坦言,“歧视是存在的”,但社会公众对残疾人的态度和偏见的转变有个过程,很多残疾人已经走出家庭,在社会上从事一些简单、有意义的活动。

  张秋平说,首先应让这个社会更加无障碍,或障碍更小,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有更多机会与健全人接触。“北京残奥会的最大遗产就是人们的观念会因此而改变。”

  

(责任编辑:starwind)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金牌榜更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