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乒乓球 > 2009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 男单争锋

国乒“陪练”异军突起 张超十年等待横滨欲扬威

  横滨世乒赛的单打门票,张超在国家队里等了整整10年。这也成为这个24岁的国乒“老人”证明自己的最后机会。

  2009年3月5日对张超而言是值得铭记一辈子的。这天下午,刘国梁在全队和媒体面前表态:张超正式成为男队主力队员,享受主力队员国内外参赛的一切待遇。这一切,张超是自己争来的,在那天结束的“直通横滨”队内赛中,张超以第二名的成绩将一张世乒赛单打入场券收入囊中。

  并非每个队员都有张超般的运气和实力,在中国乒乓球的大金字塔构架下,爬上塔尖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生摆脱不了陪练的命运,终生与乒乓球为伴却,却与世界冠军无缘。纵然这样,那些怀揣着“张怡宁梦”“马琳梦”的年轻人仍大批量地走进这个圈子,尽管圆梦的机会也只是万分之一。

  “任何一个运动员都想当主力,都想当重点。我在国家队待了快10年了,这个机会太珍贵,我不会轻易让出去。”第一阶段大循环,张超位列第五,不愠不火一如往常,然而第二阶段的爆发,不仅让他出人意料地以第二名的成绩首次将横滨世乒赛单打比赛入场券收入囊中,也给主教练刘国梁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可以说完全打乱了教练组的部署,他的入选意味着可能挤走另一名主力。”就在第二阶段直通赛前10天,刘国梁在太仓举行的工作会议上,锁定了新周期的8名主力队员,而张超并未入列。

  其实这并非张超在国家队中的第一次“异军突起”,两年前的“直通萨格勒布”,他就打进过前六,但最终却只出现在了混双赛场。这一次,张超为自己争得了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单打门票,很显然,这才是张超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机会。因此在刘国梁宣布其为男乒主力时,后者脸上掠过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这一次,他是赢家。

  “重点不重点的我没有想,当时就想自己打上去了,就能拿到这个参赛名额。”25岁的张超在国家队待了10年,10年蛰伏,只待这一次觉醒。

  仅有的两次世乒赛机会,张超自然不想错过,更何况这一次是很容易冒尖的单打比赛。“大家肯定都是奔着冠军去的,我也不例外,”张超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虽然我现在年龄比许昕、马龙他们要大几岁,但大几岁也有好处,比如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进步。”经过10年的磨练,让张超对自己有了清晰的定位。

  在刘国梁看来,张超的异军突起除了他的勤奋之外,还有无机时代初期的不确定性。“改(用)无机(胶水)之后,对他比较有利。因为在双方对抗当中,别人的质量都下降了,他利用自己的跑动和身体素质来弥补,绝对质量基本没有下降。”父母都曾是田径运动员,良好的运动基因给了张超极佳的身体素质,后者不仅有11秒左右的百米速度,还有队内仅次于王大力(王励勤)的击球力量。

  对很多球迷而言,张超的名字多少有些陌生。但在国乒队中,与张超一样面目模糊的球员从来不在少数。只是这一次他比他们都幸运地从选拔赛中冒了出来,有了前往横滨的机会。然而等待的滋味,也许只有张超自己知道那种煎熬。

  进队10年,他也曾被列为“六小龙”之一,但技术特点不突出的原因,让他始终只能是陪练的身份。早些年,他还有机会参加一些巡回赛,但当进入北京奥运的周期,张超彻底失去了外出参赛的机会。2002年他还因晚归被调回省队半年。

  和他对练的,从最初进队时的刘国梁、孔令辉到后来的王励勤、马琳、王皓,再到如今的马龙、张继科、许昕,张超已经算得上乒乓球队的三朝元老。10年间,张超并非完全没有机会,但曾带了他4年的教练韩华的评价一针见血:速度有余,柔性不够,球比较凶,但不讲究落点。2006年到2008年的3年间,张超未参加一场国际乒联巡回赛,唯一的国际大赛经历就是2007年的萨格勒布世乒赛。

  本赛季由于马琳、王皓等主力的缺席,张超终于得以参加两站欧洲巡回赛,而两年没有比赛的他甚至连积分都没有,只能从资格赛中打起。经历过漫长的等待,也让他格外珍惜每一次机会,加上对无机胶水的适应,张超找回了赢球的感觉。斯洛文尼亚站,张超一路连赢吴尚垠、许昕等人,而双打更是与许昕搭档拿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巡回赛冠军。

  张超是幸运的,然而在国家队,这份始终保持在20人左右的“陪练”名单里,更多人的结局也许是默默无闻直到离开。在很多人眼里,他们的职责就是为仅有的几名主力队员模拟各种打法。虽然刘国梁并不赞同用“陪练”去定性这些非主力队员,“我从不认为谁天生就是陪练,谁天生就比谁差。”但除了从“直通横滨”中杀出的黑马张超,李平、雷振华、邱贻可等人,几年前就从事着同样的工作。

  作为国内较为特殊的运动项目,乒乓球的人才体系呈巨大的金字塔状,真正能打出成绩的只是塔尖上的寥寥数人。乒乓球的特殊性还在于其具有培养周期长、成才率低的特点。

  目前,国内有各级业余体校以及训练基地,大多数孩子从6岁左右开始学打球。11岁左右面临第一次选择——进专业队或是返回中学读书。一旦进入专业队,则几乎意味着将与乒乓球终生为伴,而能从这里走进国家队的比例却是极低的。

  对很多选择进入专业队的运动员来说,国家队是每个人心驰神往的地方,但进入国家队,除了享受比地方上更好的待遇外,更意味着接下来的竞争比过去更激烈更残酷。除了少数拔尖的主力队员,剩下的大多数人注定籍籍无名。

  尽管国际乒联赛事设置日臻完善,但国乒队每年能外出参赛的男女队员总数也只是20人以内。因此运作了近10年的乒超联赛以其相对成熟的操作、自由的转会制度以及显著提高的待遇成为大多数国乒队员赖以生存的途径。当然,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更多因为在国内打不上比赛的运动员流向海外。

  乒超赛前,李佳薇、冯天薇等队员远走新加坡,帖亚娜、姜华珺远赴中国香港,唐娜前往韩国。而在乒超赛成熟的这几年,国乒人才流失现象基本杜绝,除一些队员在青少年时期便远走他国外,在国内打出一定成绩的队员则都选择了留下。之前去海外发展的队员也都选择“回流”,致力于打造乒坛NBA的乒超联赛为这些人提供了高水平比赛的机会和不菲的奖金诱惑。

  
搜狐体育独家图集 摄影:程宫 记者:郭健、陶冶

(责任编辑:王燕芳)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国梁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