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和斯坦科维奇约好上午11点在酒店大堂见面,记者特意提前20分钟抵达,结果他已坐在那里悠闲地喝茶。记者心里一惊,赶紧致歉,谁知斯坦科维奇眼睛也不眨,反问:“小姐,我们见过面吗?”说完,自己倒先笑起来。
在酒店住得久了,服务员也和这位老人熟稔起来,不断有人过来找他签名、拍照,空隙时刻,老人对着记者耸耸肩,表示歉意。
签名的时候,这位老人也爱“作怪”。别人签的都是全名,偏偏他只签一个“Borislav”,大名鼎鼎的“Stankovic”的姓氏却不签,看得粉丝们云里雾里。
等到记者向斯老索要签名时,老人家又开起了玩笑——签的既不是名,也不是姓!记者一头雾水时,他主动解释说:“这是Stankovic的南斯拉夫写法。”不知是不是思乡情切,聊起南斯拉夫男篮当年的盛况,以及自己学生时代曾效力的贝尔格莱德红星队,老人的语速也加快了不少。
的确,如果不是为了这场以他命名的赛事,这位84岁的老人也无需冒着高温在异乡四处奔波。“中国队因为这个比赛,就有了机会和更多优秀的队伍交手,我很荣幸这场赛事以我为名。明天晚上我就要飞回去了。但是明年,我还会来,明年见!” (记者李力力发自昆山)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