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兰 |
红极一时的杂志《大众电影》,1982年3月的封面,就是周晓兰和演员龚雪的合影。那是杂志创刊以来首次用非电影人物做封面。
受宠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就如同当下的流行语一样被人熟知,因为一群姑娘在18米×9米的场地上摸爬滚打出中国第一个大球项目的奥运会冠军。周晓兰,这群姑娘中的一位——即使是最不关心体育的中国人也会知道这个名字——场上的“天安门城墙”。
1981年,北大80级的学生围在一台13吋黑白电视前,观看男子排球世界杯亚洲预选赛中国与韩国的比赛。11点,电视屏幕一片雪花白,中央电视台购买的转播时间结束了,此时总比分是2比2。大家接着听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3比2!热水瓶、碗、茶缸全从寝室窗户飞了出来,只要砸在地上带响的,能扔的都扔了。
同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最后的冠军让“铁榔头”和“天安门城墙”家喻户晓。女排精神感染了整个社会,掀起了“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热潮。北大学生们走上街头,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看球振奋之余,大家的话题也离不开这些排球运动员。“汪嘉伟真帅”是个共识,有时还会替他“操心”:你看女排里面有一个队员也很漂亮,叫周晓兰,他俩真合适!
合适也是不可以随便恋爱的。训练下来就是政治学习读报纸,剩一点时间看新闻联播,10点钟必须关灯睡觉。国家队的领队和助理只管男女球员在一起做些什么,大家需要女排姑娘心无旁念的继续训练,所有人都期待她们连冠。
1982年的春节,人们在电影院里看到了纪录片《拼搏》,讲述的就是中国女排赢下老对手艰难夺冠的过程。之后1982年的秘鲁世界锦标赛,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每次决赛都是对阵东道主,女排姑娘们成为中国在世界展现国人形象的代表。体育随之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含义。
在一场文艺界和体育界的新春联谊会上,女排姑娘们被邀请参加。会上,文艺明星纷纷表示要发扬女排的拼搏精神。与郎平同坐一桌的刘晓庆说:“女排打开世界冠军大门的关键在于她们具有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特别值得学习。我想今后在表演上要从纵横两个方面要求自己,要创造各种类型的任务。”演员沈丹萍说:“在拍摄上一部电影时,暴露了我很多弱点,娇气、软弱、缺乏信心。我今后要学习女排运动员那种刻苦练好基本功的毅力。”
当时红极一时的杂志《大众电影》,1982年3月的封面照片,就是周晓兰和电影演员龚雪的合影。那是《大众电影》杂志创刊以来第一次用非电影人物做封面。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不少第一代女排明星,很快就走上了仕途。周晓兰在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1988年进入国家体委,出任排球处长。周晓兰一上任便改革排球运动管理体制,改进训练和比赛组织形式,在国家拨款不足的情况下为国家和地方排球队筹措比赛训练资金,并尝试引进外资……1994年担任国家体委球类司副司长之前,她一直是住在只有一间卧室的公寓,“当官”后住房标准才升格为两房一厅,薪水仍然是人民币54元,“官场”成了球场的延续,但是球场上的那份豁达、坦诚和信任却因场地文化迥异而消失殆尽。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