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
全运会10·25高潮
没有姚明,绝不能想象全运会再失去刘翔。事实上,自从去年因伤退出北京奥运会后,刘翔和他的团队都将十一运复出作为唯一的行事逻辑。而9月20日上海田径黄金大奖赛上的小试牛刀,13秒15,距离柏林世锦赛巴巴多斯选手瑞恩的夺冠战绩仅差0.01秒。
明星刘翔是消费主义的产物。他受伤以及复出的社会轰动性,验证了躲藏在大众灵魂深处对当今社会“明星崇拜”的价值取向,并将一举修正大型运动会的逻辑,不是花样翻新的开幕式,而是10月25日的男子110米栏决赛,将成为最重要和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希望明星创造新的奇迹,是一种正常的期待。刘翔本人,如果只是把复出当作维持运动生命的新开端,也不符合他的性格。假如刘翔能把为北京奥运会储蓄的力量,在全运会一朝释放,一举打破罗伯斯保持的12秒87的世界纪录,那将真正掀起他运动生命中的第二波高潮,同时也为全运会和中国体育构筑新一轮的狂欢。
奥运年后
各省市的金牌博弈
全运会曾是“奥运争光计划”的演兵场,如今它则演变成为奥运会的“下半场”,这一变化始于1993年的七运会。之前,全运会在奥运会的前一年举办,为奥运会发现、遴选人才本是其理想和宗旨。然而有些省市的体育官员,则一致将金牌榜视为护身符,由此导致运动员的培养周期不以奥运会而以全运会为轴心。国家目标与地方目标严重错位导致了严重的迷乱,随后,将全运会移至奥运会后举办,同时实行奥运金牌全运双计分,形成了目前上半场奥运会、下半场全运会的基本格局。而各地政府、人大对体育官员的考核,论功行赏或问责调离,一般都在全运年之后,综合奥运和全运成绩进行。
上半场金牌失控的省市,自然指望下半场翻盘,而实际上,由于奥运和全运在计分上的深度捆绑,基本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省市的金牌榜,就是十一运金牌榜的母版,翻盘可能性微乎其微。
比如中原人口大省河南,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3枚金牌,2005年十运会金牌榜居第11位,而该省在北京奥运会上寸金未得则意味着,在十一运会上未战先落后同档竞争对手湖南、河北、天津、湖北5至7枚金牌。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