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一运战火的熄灭,38岁的肖爱华、32岁的袁爱军、30岁的黄旭等一批老将也将脱下战袍,退役后如何迎接新的人生轨迹,将成为这些老将面临的新课题。
退役了 当教练
在中国体操队,大家都喜欢称黄旭“老大”。论成绩,自1997年世锦赛荣登男团最高领奖台开始,黄旭已先后七次获得世界冠军;论资历,自八运会成名至今,黄旭已经历了四届全运会、三届奥运会,30岁“高龄”的他虽然与十一运奖牌失之交臂,但他依然很享受最后一届全运会之旅。黄旭告诉记者,在父母催促下,他将在11月走进婚姻殿堂。至于事业,国家队已向黄旭抛出橄榄枝,希望他退役后担任国字号教练。
●率领八一队拿下本届全运会女篮冠军后,隋菲菲在赛场宣布退役,现在她已经是八一女篮新任主教练了。
●南京重竞技运动学校的徐志明是男子柔道90公斤级两届(9届、10届)全运会霸主,用银牌结束十一运征程后,徐志明将退役成为南京市重竞技运动学校的一名教练。
退役了 去充电
连续四次参加全运会,袁爱军戴着一枚铜牌谢幕。虽然未能实现“四连冠”梦想,但作为国家举重队的老大哥,袁爱军欣慰地说:“我也该离开这舞台,让年轻人有发挥的空间。”走下举重台,袁爱军告诉记者,他要继续完成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学业。
●连续参加4届全运会,上海游泳队朱颖文带走了9枚金牌,有人问金牌专业户退役后有啥打算,朱颖文笑道:“读书充电。”
●十一运上,作为江苏和解放军双积分选手,赵婷婷取得了羽毛球混双金牌,退役后赵婷婷将到南京的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继续深造。
退役了 转行政
作为全运会“六朝元老”,在本届全运会夺得两金后,肖爱华实现了连续五届夺冠、四次蝉联全运会击剑女花个人和团体的“双冠王”壮举。屡次宣布退役,次次复出夺金,肖爱华在本届全运会后干脆不提退役,只说听领导安排。不过就算再次复出也是4年后的事情了,目前,肖爱华还是“封剑”了。之前肖爱华一直挂职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管理中心,职位是副主任,昨天,她告诉记者今后工作肯定还在省体育局,但具体部门还等局里安排。
●北京奥运会女子69公斤举重冠军、三届全运会冠军,山东大力士刘春红已经是山东省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北京奥运会、十一运跳水双料冠军王峰,现在已是山东省跳水管理中心副主任。
普通选手怎样“华丽转身”
每届全运会结束,势必迎来一批老运动员的退役高峰。不过,风光谢幕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运动员在退役后都将面临二次就业的困惑。
“我能做什么”成最大困惑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00多名运动员退役,各省都存在多年积压下来始终未能分配出去的退役运动员。这些退役运动员二次就业的普遍困惑是:我能做什么?缺乏就业能力往往是退役运动员融入社会的阻碍。众所周知,专业运动员是典型的吃“青春饭”的,如果到年纪退役了,没有一技之长,又没有什么文化积累,势必面临竞争实力不够的问题。
各地出招助“退”排忧
正因如此,近年来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生活窘迫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为此,国家改革了运动员的招聘、培养和退役制度,将运动员纳入国家事业单位管理体系和社会基本保障体系。
为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题,各省也想尽办法。广东省每年定期组织退役运动员就业再培训;甘肃省从农村中小学教师名额中,专门拨出120个名额给退役优秀运动员。记者从江苏省体育局获悉,从去年起,我省便开始实行《关于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安置管理的暂行办法》,去年退役的100多名运动员已成为该办法的首批受益者。根据该《暂行办法》,运动员退役选择自主择业,将得到一次性经济补偿——服役满3年者,如果自主择业,最少可获退役安置费10万元左右。除了经济补偿,省体育局还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技能。
但一些学者和多数退役运动员认为,新政策固然可以解决部分人的燃眉之急,但不是“灵丹妙药”,更何况短期培训并不能弥补长期从事专业训练所欠下的“债”,他们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在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及技能培训,为他们退役后再就业做好准备。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