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上周四的适应场地训练,本人已经隐隐觉得,首场比赛难以轻松获胜。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前卫聂凌峰、张禹都偏于防守,进攻和传球绝非二人强项;二是黎斐与黄凤涛一左一右,灵活有余而速度不足,两人都不是突破的能手,如何能撕开对方的两边防线?训练完了和守门员教练托米奇聊起此事,这个在中超混了10年的老头耸耸肩:“你看到的我也看到了,他(高歌奇)也看得到,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年年换血,年年阵容都要重新磨合,深足于是就有了所谓“慢热”的习惯。请看看昨天深足的11人,上赛季保级的最后阵容,也就留下黎斐、黄凤涛、袁琳、程月磊4个人了。新的人员新的打法,哪能在第一场就迅速到达心领神会的境地。所以,每一年深圳队都要打到6~8场了,才真正“渐入佳境”,而那时往往已经身陷险境。
今年深足的实力的确增强了,甚至可以说是2006年以来“最好”的一年。有热心的球迷不免喊出了“亚冠”的想法。看完第一场,大家都清醒了许多。高歌奇的442安在深足身上的确是左支右拙,赛后问每一个球员,都不敢说已经适应。即使赛后站在发布厅外面向董事长万宏伟解释了一番,但是高歌奇依然会坚持。我们最担心的不仅仅是442,而是在对不同对手的时候,高帅是不是都高举“进攻”大旗?深足今日的防守能力是否能达到“全攻全守”的要求?全都心里没底。如果高歌奇需要交学费才会清醒,那么又由谁来“买单”?
高歌奇在适应中超,队员在适应他……一切还在“慢热”之中。(黎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