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功夫频道 > 传统武术

科学解密传统武学天才 与常人运动又有何差异?

来源:《武魂》 作者:丛远新
2010年04月06日10:48

  第二章、传统武学天才的超人之处

  那么,伟大的传统武学家的运动,与我们常人的运动有何差异呢?

  下面我们看看武学天才孙禄堂是如何阐述传统武学的吧:

  首先,看孙禄堂对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的认识。孙禄堂一针见血地指出,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都崇尚“中和”。

  第一节、中

  “中和”的“中”,其含义就是要控制好整个身体的运动,得注意运动的整体性。伟大的武学家往往能控制好身体各个环节的运动,做到“浑身上下都是手”,并能在快速完成各运动的同时,保持整个身体的机动平衡,做到动中如不动一样平稳。这首先就能使武学家具备了相当大的优势。

  常人往往只能控制四肢等局部的运动,难以控制好包括肩胯在内的躯干的运动,其躯干既难以灵活地运动起来,也难以在变化中保持稳定。因此,常人在与别人对抗时,既难以快速、圆活地扭转躯干避开或者化去对手的进攻,又难以在变化中保持平衡以能随时发起有效进攻或者有效防护好自己。比如拿行走来说,常人一旦遭遇磕碰或者打滑事故,身体就很容歪斜失衡,此刻别说提起腿扫踢对手了,就是想稳定地将摆动腿摆动到位都难。

  而能“得中”的武学家则不一样,他们的整个身体都是灵活的,肩胯像臂腿一样圆活,躯干则像肩胯一样圆活自如;武学家在运动过程中身体重心又是高度稳定的,具有极好的机动平衡能力,任躯干如何俯仰、翻转,身体重心始终如不动一样平稳。据记载,杨露禅在打拳时能像蜻蜓点水一样用嘴巴叼起地面的铜钱。另据孙禄堂记载,宋世荣在练形意拳的燕子抄水式时,能在身子挨着地的情况下从板凳下面一掠而过,出去一丈余远。

  显然,要想有效击中躯干几乎比安逸的现代人手臂还灵活的武道高手极难。而且,极强的机动平衡能力还能保证武学家能在任何时候各种姿势下发起攻击,令人防不胜防,对一个能像蜻蜓点水一样用嘴巴叼起地面铜钱的武道高手,你能想象他还有哪个瞬间或者哪种姿势下不能发起进攻吗?

  因此,训练有素的武道高手在对抗时,只会向对手的身体中线或者重心位置发起进攻,因为身体重心变化最慢,身体中线次之。如果是快速的击打动作,则须朝着躯干中轴一线攻击,否则,就很容易被训练有素的高手给化解掉。如果要将对手摔倒,则须控制住对手重心,迫使其失衡,对一个能在身子挨着地的情况下从板凳下面一掠而过,并窜出3米多远的武道高手,要想通过撞、推、挤其躯干使其摔倒或者跌出几乎就不可能。

  那么,面对一个同样训练有素的知道进攻自己中线或者重心的武道高手,天才武术家又会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来保护自己赢得对手呢?

  喜好武术的人大都知道,至明清,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内家拳逐渐兴起,那么,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大家们又是如何在对抗中护住自己的中线或者重心来取得胜利的呢?

  我们仍看孙禄堂的解释,孙禄堂在长期的体用中发现,尽管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本质如一,都崇尚“中和”,但是,技法却各有特色。其中,太极拳讲究“虚中”,八卦掌讲究“空中”,形意拳讲究“诚中”。

  太极拳强调“虚中”,太极拳手的身体中线或者重心是虚幻不定的,能随着对手而变,而且多半还是借助对手的力量而改变,始终让对手摸不准、打不实。因为移动整个躯干或者身体重心要比移动局部要费力得多,所以,直接快速躲闪对手的进攻非常费劲,但是,如果有人推上一把,则要容易得多。因此,太极拳要求习练者训练好身体的灵敏度和弹性,以能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吸收对手进攻时传递过来的能量为己所用,从而能在对手进攻之时借助对手的力量顺势调整自己的中线或者重心,始终不让对手打实。

  太极拳的防守极为有趣,既不与对手硬顶,那容易造成伤害,也不一下子闪得远远的避开对手攻击,那样不经济,只稍微调整中线的位置正好避开对手的攻击即可,而且,调整中线位置的力量还有一部分是由对手进攻时给来的。显然,太极拳的防守无疑是最经济、省力的,而且,这样的防守,极有利于发现对手的空档并实施有效的反击。

  太极拳手的中线是虚的,而八卦掌高手的中线则始终是“空”的。八卦掌高手在与人对抗时总是绕着对手游走,从不停顿,始终不给对手有效进攻的机会,并找寻合适的机会制胜。一些人在与八卦掌高手对抗时,往往还未及出手便已被转晕了,八卦掌高手总能绕到对手无法进攻的角度发动攻击,并且还能在常人看似不可能的角度发起攻击。有人将“空中”更加形象地解释为“变中”。

  形意拳讲究“诚中”,又有人将之解释为“直中”。也可将“诚中”理解为“实中”,与太极拳的“虚中”相对。但是,“诚中”并不是要对手硬对抗,形意拳也讲究化劲,否则就不是内家拳了。形意拳要求习练者是在中线稳实的情况下将对手劲力化开,这样则能最高效率地直接反击对手,而在太极拳采用“虚”中或八卦掌采用“变”中的情况下,避开对手攻击后,还需将中线调整至一定位置,并处在相对的稳实状态再实施反击。

  因此,由孙禄堂对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的异同点的认识可以看出,伟大的武学家一大过人之处就是对身体具有极强的整体掌控能力。他们能做到“浑身上下都是手”,而且他们的任一只“手”,都能像腿一样随意调控整个身体重心的移动。故而,伟大的武学家既能借助对手攻击的力量来移动身体重心,又能在疾速的纵横矫变中,始终地控制好自己重心的稳定性,还能在化开对手重击的同时,保持重心稳定不变并快速反击。这种令常人望尘莫及的对身体的整体掌控能力,就首先使得武学家在对抗中具备了常人所远不能及的优势,他们能在任何瞬间各种姿势下从事防守工作,能在对手露出空档的任何瞬间实施进攻。

  第二节、和

  心理学对天才的超人之处也很感兴趣,他们用象棋来研究天才思维方式与常人的异同。

  研究人员发现,象棋大师们的思维更具整体性,他们往往能够在瞬间将整个棋局记住,从而能纵观全局,从整体上来思考问题。而普通棋手则不行,他们满眼都是棋格,只能从局部来慢慢思考问题,其棋艺水平自然不能与大师相比。这与本文上面所分析的传统武学大师具有更强的对身体的整体掌控能力的机理是一致的。

  研究人员还发现,象棋大师们在分析问题时,能力也是超乎常人。面对复杂的棋局,一个实力平平的棋手则可能会耗费半个小时以上去计算、分析很多步,却很有可能错过最关键的一步。而大师们往往能一下子意识到最精妙入微的一步,从而能在瞬间完成分析工作。古巴象棋大师卡帕布兰卡曾说:“我只提前看一步,但总是最正确的一步”。如果看看那些伟大的武学大家对身体控制能力的论述,也许,你就会理解卡帕布兰卡这句话的含义了。

  上一段已经讲过,孙禄堂指出,拳术的关键在于“中和”。一旦“得中”,则能极好地掌控自己整个身体的运动,从而能在对抗中具备常人所远不能及的优势,能在任何瞬间各种姿势下从事防守工作,并能在对手露出空档的任何瞬间实施进攻。

  因此,“得中”可以使武道高手具备更好的进攻或者防守机遇,但是,光有机遇还不够,得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好自己的运动,这样才能随时化开对手的攻击并在机遇闪过的瞬间击敌制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还得做到“和”。

  所谓“和”,就是能随心所欲驾驭自己体内的能量,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好能量在体内的流转。因为能量流转才是运动变化的本质因素,也是运动变化的必然因素,控制了能量的流转,就必然能从根本上控制运动,从而能在对抗时克敌制胜。

  孙禄堂等伟大的武学高手都极善于驾驭体内的能量,他们既能控制能量流在体内的随意传递,从而随心所欲地完成各种动作,还能将能量流从各个接触对手的部位输出(武学家称为“发劲”,武学家用“劲”来指代从体内输出的能量流)以击打对手,还能将对手发过来的“劲”控制好,不对自己造成伤害,并能使其与体内能量流合为一体,为己所用(武学称之为“化劲”)。

  当然,读者可能会提出质疑:到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运动员和运动生物力学专家们尚未能建立一整套用来解释运动的能量理论体系,往往还只能从作用力的角度来解释运动技术。而以前的传统武学家,还未能从物理的角度学知到任何有关能量的知识,又怎么可能从能量的角度来解释和指导运动?

  事实上,传统武学家确实从能量的角度非常系统、科学地建立了一套通用性的武学指导理论,下期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一些传统武学家对能量的精妙论述,读者可从中领略一下传统武学家不可思议的伟大之处。(待续。下期我们将看到传统武学家是如何论述“能量为运动变化的本质”和“如何随心所欲地驾驭体内的能量”) ■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魏万春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