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亚运会进入倒计时200天之际,大部分新建的亚运场馆首次揭开神秘的面纱,亚组委近日组织亚运官刊记者前往奥体中心、大学城以及亚运城等亚运场馆板块进行实地采访,DNA螺旋状的游泳跳水馆充分利用自然光、自行车馆的赛道误差小于北京奥运会比赛馆、全国首个板球场可容纳超过5000名观众、亚运媒体村首次开放的样板房宽敞明亮……亚运场馆建设充分体现了绿色生态、节能环保与岭南特色。
■ 本版撰文/摄影
本刊记者 杨敏
实习生 杜娟
广州亚运会有53个比赛场馆、17个独立训练场馆,形成了多中心、多功能的空间格局,即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亚运城及花园酒店(总部酒店)周边场馆等五大亚运场馆群,并辐射到广州市10个区2个县级市和佛山、东莞、汕尾3个分赛区城市。
12个新建场馆中,奥体游泳跳水馆、奥体网球中心、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广州自行车馆、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广州棋院、海珠体育中心体育馆、黄埔体育中心体育馆、南沙体育馆、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等11个新建场馆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广东重竞技综合馆也将于2010年4月底或5月初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转入后期外帷幕、室内装修、机电安装、弱电系统建设阶段。
58个改扩建场馆中,广州体育馆、天河体育馆、大学城铁人三项场、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佛山世纪莲游泳跳水馆等5个场馆已经完成改造,并先后承担了世乒赛、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游泳世锦赛等国际赛事。其余大部分改扩建场馆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体育工艺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部分场馆还举办了测试赛。按计划,除个别项目外,全部场馆将于6月底前完工移交。
亚运场馆建设和改造充分体现“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岭南特色”。场馆建设充分结合中国南方地区湿热多雨等气候特点,广泛采用自然通风、采光设计,并通过广泛采用各种技术与材料努力实现建筑节能目标,这其中包括新型环保节能材料、隔热反射涂料;遮阳和附加隔热措施及屋顶、外墙、外窗节能技术;采光、通风、遮阳、照明节能综合控制技术以及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等专项技术。亚运城综合应用了太阳能、水源热泵、分质供水、雨水综合利用、真空垃圾收集、综合管沟、建筑节能等工程新技术、新理念。建筑节能方面,运动员村、媒体村、技术官员村单体建筑节能率预计达到65%,具有较明显的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
从2007年11月26日开工建设至今,亚运城技术官员村、媒体村、运动员村等房建工程已全部封顶,外墙脚手架已整体拆除,室内装修工程全面展开。主媒体中心砌体工程和钢结构吊装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幕墙安装、楼地面铺设及门窗安装。按计划,亚运城将于2010年6月全面完工,整体移交。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已经开始外立面玻璃幕墙安装,围绕体育馆的升旗广场与亚运标志广场已经完成。升旗广场将由马赛克砌成亚洲各国家与地区版图,再以LED灯管勾边,晚上亮灯后效果突出。
广州自行车馆
外形动感十足,就像自行车运动员的比赛用头盔。这是目前国内4个木质赛道自行车馆之一,馆内的赛道已经铺设完毕,全部选材自西伯利亚进口赤松,近日已通过国际自联官员检测。应邀参与试运行的自行车名将纷纷表示,在这里比赛的感觉甚至比北京奥运会场馆老山自行车馆还要好。赛道的精确度也是广州自行车馆值得骄傲的亮点,全长250米的赛道误差仅为2.4毫米,比老山自行车馆还精确1毫米。
奥体网球中心
是省属4个亚运场馆之一,由一栋开敞式网球主比赛馆、一栋副场和13块室外标准网球场以及相关附属用房组成,总座位数11379个。奥体网球中心主馆和副馆在设计上最鲜明的特点是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整个网球中心的设计不仅在使用功能方面完全满足比赛的要求,体量造型也是对主场馆飘带设计构思的延续和创新,彰显了“岭南风格,广东特色”,整个建筑的外观犹如客家围屋,而流线型的具有金属质感的材料,又有点像飞碟。
奥体游泳跳水馆
通过对专项体育比赛要求的研究来指导设计,采用双色螺旋流动造型,主体建筑白色和蓝色相间,由33个形状不同的砌体有机组合,形成流畅的曲线变化,如同生命基础的双螺旋DNA组织,既巧妙地隐喻了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地理特征,又体现生命与运动的微妙关系,显示出体育运动与人文历史和谐结合的公共建筑特性。该游泳跳水馆不仅引进了与北京奥运场馆“水立方”一样的水循环系统,还通过高侧窗采光最大限度地节约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