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甲联赛 > 中甲热点 > 广州足球俱乐部 > 最新动态

彭伟国:中国足球太功利 与朱广沪为何不是朋友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10年07月09日20:13

  他,9岁开始玩足球,在中国足坛,他曾是“中场少帅”。在球迷心中,他是典型的“南派矮脚虎”。他的浮沉起落,是个人命格,也是国足之殇。

  文/羊城晚报记者 谷正中

  南非世界杯正如火如荼。

  这一个月,是球迷的节日,但是,如果你是个中国的球迷,在夜以继日看别人表演之余,心里会不会多少有些落寞?会不会如同站在池塘边聆听蛙鸣,觉得热闹都是人家的?

  南非世界杯,中国足球又当了一回看客,但又似乎不甘心永远当看客———几十年以来,一直这样轮回着———不论是芸芸球迷,还是曾经叱诧一时的“足坛大佬”。

  彭伟国,这位被球迷称为“越秀山之子”的职业联赛时代广州最有名的国脚,已经渐渐褪去球星的色彩,若不是“恒大换帅”风波,可能已经被人们淡忘。

  当他再次与记者促膝侃球,评论世界杯、指点中国足球时,多少有些“闲坐说玄宗”的意思。

  但闲聊未必是闲话,彭伟国走过的路,是中国足球很有张力的一个截面。仿佛是一张局部“CT”,或许能看见中国足球一些久治难愈的病灶……

  拔苗助长

  南勇在日本问人家如何防止虚报年龄,日本足协官员说“我们根本没有这种现象”。人家的青少年足球只培养人才,不是光要成绩。

  羊城晚报:你是举国体制下传统体工队培养出来的球星,这是怎样一条路?

  彭伟国:准确地说,我是自己的父亲培养出来的。

  父亲彭志祥原来是公安足球队的队员,从小就想要培养我与弟弟(彭伟军)成为足球运动员。当时我家祖屋在先烈路,是一座大院,平房300多平方米,中间是空地。我记得5岁时,父亲就在院子里放着板凳,要我们练习练球、头球。7岁开始上小学,一早起来,每天要练一个小时才能去上学。小孩子都偷懒,不愿意起来,被他拍起来,不起来就打。看我们在练习后,他去买早餐。他出去买早餐,我们就偷懒,不练。没有练,身上当然不会有汗。怕他发现,就往身上浇水,“化妆”成有汗。被他发现了,还是要打……

  在先烈东小学上学后,与弟弟一起去省体育中心考试,相当于现在球员的试训,吴鸿斌教练让我自己垫垫球,不到五分钟,他说:“行,进队吧!”1983年就进了业余体校,教练是马木生。从那时起,慢慢开始了职业足球生涯。

  羊城晚报:体工队时代,文化课的学习一直是个问题。

  彭伟国:是的,当时我们就忽略了文化课学习。体校教练大都也认为“读书有什么用?先把球练好!”老是灌输这种思想。其实,文化课学好了,对足球理解有帮助。现在去上教练A级班学习,有时在文字上的理解往往与讲师讲得会对不上眼。

  羊城晚报:你现在是青年队的教练,有没有思考过中国该如何进行青训工作才有出路?

  彭伟国:不能太功利。现在的市运会、城运会、省运会,都是为了成绩,然后以大打小,弄虚作假。麦超现在的压力就很大了,马上要打省运会,天天想着要夺冠。各地体育局拿了冠军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然后就做假。南勇(注:原中国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在日本问人家如何防止虚报年龄,日本足协官员说“我们根本没有这种现象”。人家的青少年足球只培养人才,不是光要成绩。

  羊城晚报:如果你是体育局局长,是否也会变得功利?

  彭伟国:会的,因为会有来自更上层的压力。教练要成绩,领导要政绩。可是成绩、政绩都有了以后,却无法为国家队输送一个队员,算成功吗?这样的足球怎么搞?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长城)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