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田径 > 各方评论

人民日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体教结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年07月30日13:26

  多年来,我们总在问两个问题:为什么要“体教结合”?这条路是否行得通?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国体育沿着举国体制所走过的轨迹,已经给出了答案。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生产大量金牌与冠军的同时,也无情剥夺了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我们只能看到极少数登上“金字塔尖”的胜利者,却遗忘掉绝大多数沦为塔基的失意者。文化的缺失成为运动员转型再就业的“致命伤”,也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中国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根基。这些愈演愈烈的弊端,逼迫我们必须改变,体育回归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对于第二个问题,即使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我们依然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答案。仅从运动成绩而言,学校系统确实培养出一批高水平运动员,也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连获佳绩,但这能证明“体教结合”之路行得通吗?金牌并非衡量“体教结合”成功与否的标尺,对于一种人才培养体系而言,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牵扯到不同系统、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合作、磨合与交锋。“体教结合”的成功,不在于某一个个体的闪耀,而在于整个培养流程“一条龙”的贯通。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曾说过:“失去体育的教育不完整,失去教育的体育将走向歧途。”我们求解“体教结合”,并非要得到一个号令四方的定论,而是希望通过种种讨论,唤起更多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共同为中国式“体教结合”走上康庄大道献计献策。

  

(责任编辑:侯坤)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