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功夫频道 > 传统武术

佛山武术走过几许春秋 专家建议打造产业化推广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10年10月08日17:43

  记者岑杰昌

  “截拳道、“咏春”黐手、蔡李佛……这些为世人所知的功夫都烙上了“佛山功夫”的印记。作为南派武术重要领地的佛山,昔日大街小巷都能见到的习武场景,如今只能在深藏于大厦林立的武馆中看到,黄飞鸿、李小龙、叶问等等名满全球的武术名人,让佛山武术名满全球,他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将佛山武术发扬光大的呢?在如今的钢筋森林里,佛山武术又能否续写之前的辉煌呢?记者走访多位佛山武术界的资深前辈,将佛山武术和武术名人的神秘面纱慢慢撩起。

  佛山武术名人的背后……

  黄飞鸿:真实与艺术有距离

  黄镇江,佛山鸿胜馆馆主,作为蔡李佛拳四传弟子的其中一人,他用自己的见闻细述名人背后的故事,感受佛山武术的起伏。说起黄飞鸿,黄镇江有些许唏嘘,“他是一个非常正直和正义的人,但晚年有遗憾。”黄镇江说,那时候武术界曾有“北有霍元甲,南有黄飞鸿”之说,广东近代历史上名人辈出,但像黄飞鸿这样名声能传播上至文人墨客,下到贩夫走卒的,甚至闻名到了海外的却没有几个。

  黄飞鸿所处年代正值内忧外患之时,人们学习武术的意图大多出于防身,光绪年中,黄飞鸿携家到广州开设了后世闻名的宝芝林。当今黄飞鸿最为人所知的也就是“佛山无影脚”,其实现实中的黄飞鸿研习的是洪拳,并与其他各门派师傅相处很融洽,蔡李佛拳的第三代传人崔章就是黄飞鸿的“忘年交”,“每到黄飞鸿的医馆,总喜欢把玩那只小石狮。”

  黄飞鸿一生虽然有诸多成就,然命运坎坷。连续三任妻子均病逝,而且因为早年家境贫寒,他和父亲不得不上街卖艺以贴补家用;待到晚年,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遭妒,被人暗算惨死,而1924年的广州商团暴动更是让他一生的心血--宝芝林付之一炬,黄飞鸿因此忧郁成疾,1925年在广州方便医院去世。

  叶问与李小龙:谁造就了谁

  说起叶问,不能不提到李小龙,时至今天,佛山武术界时有讨论的一个问题,究竟是叶问造就了李小龙,还是李小龙把叶问所教授的“咏春”拳发扬光大。但有容乃大的武林中人对此并不介意,叶问更被尊为“咏春”的一代宗师。“叶问是真正把‘贵族武术’的‘咏春’普及到了平民百姓”,师出“咏春”林瑞文宗枝的林继祥师傅说,短短二十二年(1950年至1972年)时间,叶问不但在港澳台地区把“咏春”发扬光大,更将“咏春”传播到世界每一角落。

  “李小龙的武术则是集各家之长”,叶问亲传“咏春”拳给李小龙是众人皆知的事,而“截拳道”扬威国际武坛,是李小龙多年研习“咏春”、综合西洋拳术等各路武术所得,佛山武术界还传李小龙在香港时曾私下跟一名陈姓师傅学过蔡李佛拳。但因该名师傅获知李小龙此前已师从叶问,但熬不过李小龙的多番求教,遂答应在“不许说谁教的蔡李佛拳”的条件下传授。

  因此,李小龙的“截拳道”被认为糅合了佛山武术的精华和西洋武术的特点,“注重的是进攻,可近可远,腿脚兼具。”

  打造佛山武术名片要“软硬兼施”

  记者就佛山的武术发展采访了佛山市武术协会会长薛绵本和几位佛山本地的师傅。薛绵本表示,要打响“佛山武术”的名片,必定要将其产业化,得到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他说,佛山现有在武术协会登记的武馆51间,而有不少武馆都没有登记。这其中主要因为武馆有它的特性,属于比较松散的民间组织。也有另有一种因素,开武馆的师傅"看不清前面的路",不敢迈出步子前行。

  薛绵本表示,佛山武术绝不会走下坡路,协会正在探索把武术产业化的路子。就像一个简单的问题,外地人看了电影都觉得佛山功夫厉害,慕名来到佛山想看一看,到哪里去找?又像如今出外比赛多了,外国一些人甚至都不叫“中国功夫”了,直称“佛山功夫”。而每年都有数百外国人到佛山寻找“佛山功夫”,人家还是不知道要到哪里找。佛山要有一个见得了人,展示武术的地方,“就好像‘武术一条街’那种形式的”。“政府不一定要出大钱,有地方,有政策就够了。”

  “利用媒体宣传也很重要”,他还建议,硬的“武馆街”不能短期落实,“可以做软的‘武馆街’网站啊”,网络是现今最快速的传播渠道,也可以很广泛的传播。

  佛山武术曾经的辉煌

  作为南派武术的集中地,解放前,佛山聚集了洪拳、“咏春”、蔡李佛、白眉、龙形等各门派的武术传人。因为时局动荡,“佛山几乎家家练武”,“作为教拳的师傅更是‘高人一等’,徒弟们都把师傅当成自己的父亲看待。”

  各门武术也有自己的“根据地”,例如,如今的普君地区一带当时盛行的是洪拳;而圣堂居委一带则比较多人学龙形拳……如今佛山的祖庙也是练武的集散地之一,“祖庙算是当时人们比较聚集的地方,无论早晚都有师傅专门在那里教功夫,教拳的师傅也在公园里设有自己的地盘。”

  解放后到文革前,佛山武术则一直处于“半休眠期”,佛山“鸿胜馆”馆主黄镇江说,很长一段时间,政府出于维稳的缘故,练拳在佛山民间没有了以往的兴盛,“这也跟当时的大背景有关”。林继祥师傅也告诉记者,作为“贵族功夫”的“咏春”拳曾有一段时间也被严令禁学。

  直至文革期间,佛山武术又再次悄悄在民间兴起。“文革期间文娱活动比较少,‘运动’一个接一个,日夜不断的‘斗争’搞得人心惶惶,为了防身,人们便悄悄私下学了起来。”林继祥说,此时的学武并没有聚集起来几十人一起学,而是在师傅或学员自己家里,“两三个那样的学,一个学会了就教另外一个”,也恰恰在这个迫于无奈的环境下,一些本来就有武功功底的人在原有拳术的基础上,把一些拳法变通了不少,为佛山武术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八九十年代,佛山武术“重见天日”。1986年佛山精武会复办;佛山体育馆随后也成为公开教习“咏春”拳的场馆之一;鸿胜馆也在1998年3月复馆……陆续的,一些原先教拳的师傅也在此时开起了拳馆。除了洪拳比较少见外,其他拳种都有不少武馆在教授。

  而也是此时,佛山武术江湖正面临着一种新的生态环境:武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的时代已经消逝,而习武之人昔日的荣光不再,民间武术团体在转型求存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引领性的发展规划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举步维艰。

  以在公园教拳的师傅为例,收费一般为每人每月100元,也有学会一套拳几百元的;在有场地的武馆里学的话,交3000元就可以任学。而大多数师傅收钱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觉得“学员交了钱,才会珍惜学习的机会。”“开武馆靠的是对武术的热忱,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第一年的投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就要自己贴”。毕竟,抱着“玩功夫”的心态学拳的人并非少数,所以武馆并没有稳定的收入。加之现在佛山的武馆缺少收生渠道,不少武馆都是开了关,关了开。

  

(责任编辑:魏贵玉)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