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汉
萨特南,这个农民和木匠的儿子,10岁以前他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白天在一所乡村学校上学,放学后给在地里辛勤劳作的父亲送茶水点心。萨特南家的门上没有门牌号码,只有一家人的姓氏“巴马拉”和村庄的名字“巴洛科”。这里的居民说口音浓重的旁遮普语,萨特南也不例外,而且从他那张大嘴里说出的话,连地道的旁遮普人也不一定能完全听清。
平凡的萨特南又不那么平凡,他的父亲老巴马拉身高7英尺2英寸,尽管母亲只有5英尺2英寸,但他在10岁那年就长到了5英尺9英寸。在那以前,萨特南对篮球这项运动连听都没听说过,直到他父亲的一位朋友看见了他,并提议带他到卢迪亚纳学打篮球。接下来的4年里,萨特南又疯长了15英寸,他已经不能再参加少年比赛,只能去青年联赛打球。
还差3个月才满15岁的萨特南已经是印度篮球圈里的名人,在旁遮普邦和全国的青年联赛中他已经鲜有敌手,并且初尝了国际比赛的滋味。去年12月,萨特南代表印度参加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亚洲16岁以下青年篮球锦标赛,回到国内后他又帮助旁遮普邦在印度青年篮球锦标赛中夺得金牌。
今年夏天,萨特南的经历更加丰富多彩,在印度篮协的推荐下,他前往新加坡参加了NBA举办的“篮球无疆界”亚洲训练营,回国后不久他又和50名印度最好的青少年球员一起参加了IMG篮球学院的选拔。来自美国的教练在新德里的训练营观察了两天,选出8名球员到佛罗里达州接受培训,萨特南是所有幸运儿中最高最壮的一位。
萨特南的入选毫不出人意料,IMG篮球学院的教练丹·巴尔托表示,帮助这样一位球员成长对他“是一种很大的诱惑”。到美国受训对萨特南的篮球生涯也是重要的一步,IMG篮球学院也许是全世界最好的青少年篮球培训基地,NBA球员布赖恩特、文斯·卡特、比卢普斯、霍利迪和克拉克都曾在这里受训。
最喜欢哪支球队?有科比的那支
萨特南的世界就要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对此他毫无不安,反倒有孩子气的兴高采烈——跟他交谈的人常常会忘记,其实他就是个孩子。萨特南说他一有机会就看NBA比赛,不过被问到最喜欢哪支球队时,他的脸上出现了少有的尴尬表情:“我不知道……有科比那支球队叫什么来着?”
“湖人。可是像你这么高的人喜欢科比是不是有点怪?你喜欢奥尼尔吗?”
“哦,沙克!”萨特南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我喜欢沙克,还有个跟他差不多强壮的家伙,我忘了他的名字。”
“德怀特·霍华德?”
“对,就是霍华德,我想见见他!”萨特南几乎大叫起来。
事实上,萨特南的身高已经超过了霍华德,虽然他有可能永远无法成为“超人”那样的球员,但是在印度他俨然已是一个小名人。走在路上,萨特南会被陌生人拦住索要签名,有些人甚至想要摸摸他。还有一次萨特南从新德里坐长途汽车去卢迪亚纳,当他把自己塞进狭小的座位里动弹不得时,全车乘客正排着队走到他身边照相。
名气并没有冲刷掉萨特南身上那种农家孩子的朴实品质,他也从不把自己的成名视为理所当然的事,他说:“我非常喜欢打篮球,这项运动给了我许多回报,但我也知道,我必须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球技。”
在打中锋前,萨特南练过一段前锋,这使他练出了三分线外的射程和高大球员中少见的突破功夫。随着身高的增长,萨特南开始接受中锋训练,他的背身单打技术越来越娴熟,在防守端的抢篮板球和盖帽能力也有很大提高。然而萨特南现在最需要的还是高水平比赛的锻炼,这种机会他只能在美国找到。
对萨特南这样的球员而言,NBA来得正是时候,作为全球化战略最成功的职业体育联盟之一,他们有望在痴迷板球的印度为篮球杀出一片天地。NBA高层也知道,他们在印度的任务比在中国困难百倍,这里的体育文化氛围稀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大部分学校没有篮球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印度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只拿到一枚金牌。
他很像姚明,但还没那么敏捷
萨特南的篮球启蒙之地卢迪亚纳篮球学院是一家国营机构,也是印度最好的青少年篮球培训基地之一。萨特南出名之后,这家学院在校门口拉起一幅广告,上面写着:“长得高?试试打篮球!”即便如此,卢迪亚纳篮球学院招来的大部分新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接受专业的篮球训练已经为时过晚。
卢迪亚纳篮球学院的主教练桑卡拉姆·苏布拉马尼安是上世纪50年代在印度的美国空军基地开始篮球生涯的,他对印度篮球的薄弱基础深感忧虑,他说:“我可以教这些孩子打球的技术,但是球场上的思考方法和打球习惯往往需要从小培养,这需要时间。在某些方面,萨特南很像姚明,但他永远不可能像姚明一样敏捷。”
NBA雄心勃勃的计划是在4年时间内使篮球超越足球和曲棍球,成为印度国内仅次于板球的第二大运动。对此持悲观态度的人认为,印度的球员培养远远跟不上这一进度,支持者则反驳说,随着印度人平均身高的增长,篮球这项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不太高的运动必将大行其道。
萨特南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的开端,他和父亲站在一起,就像两个时代的写照。老巴马拉一方面为儿子自豪,一方面也感叹自己时运不济。巴马拉家族一向有身高过人的传统,老巴马拉的母亲也是身高6英尺9英寸的女巨人,他说:“要是我早点知道篮球就好了,没准现在我已经生活在美国了。”
萨特南是三个孩子中的老二,在他看来打球再辛苦,也比像父亲一样靠种地谋生强。偶尔回巴洛科村的时候,萨特南喜欢在这座有600年历史的村庄里四处走走,在一群孩子的簇拥下回自己的小学看看。至今为止,萨特南是巴洛科村出过的唯一一名球员,他希望这种状况能发生改变。“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能去NBA打球,我会在巴洛科村建一块篮球场。”萨特南说,“我希望更多孩子学会如何打球,就像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