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国国足 > 国足|国足备战亚洲杯 > 各方评论

解析中乌差距:国足注意力下降 连续比赛能力差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午志
2010年10月13日08:47

    搜狐体育讯 在中国国家队与乌拉圭队的一场热身赛中,经过90分钟的雨中鏖战,中国队以0比4不敌南非世界杯第四名乌拉圭队。

  举办过女足世界杯比赛的场地条件的确令人满意,虽然和昆明的大雨同样的瓢泼,但武汉的硬件设施绝非拓东可以相比。比赛质量并没有受到雨水和场地的影响,而净吞四球的中国队也从乌拉圭队的身上找到了差距,达到了练兵和检验训练效果的目的。

  中国队在上半时尚能和乌拉圭队拉开架势展开对攻,但在下半时的后半程却连丢四球。可以说,中国队在上、下半时各暴露出了进攻和防守的问题。

  中国队的进攻势头看似猛烈,但多为个人突破,而且缺少第三名队员的接应,真正的威胁并不大。像荣昊和郜林的前突,个人速度的确很快,但带球跑的途中却降低了奔跑速度,且没有节奏和方向的变化。相反,倒是冯仁亮在上半时在左路反击中的一次三人配合撕开了乌拉圭队的防线,如图。


  而第27分钟时,蒿俊闵和邓卓翔在中场右路连接控球、突破,但最终因为没有同伴的接应而在乌拉圭队的围抢下失去控球权。

  中国队在进攻中暴露出的另一个问题便是:在进攻中尤其是反击进攻中,邓卓翔多数都会回撤接球然后再分到边路或直传。但由于进攻发起点远离对方球门,很难直接穿透对方防线。而且,中国队的阵型是4-5-1,锋线上只有郜林或者韩鹏一人,使得在传中包抄时,门前人数过少。例如,下半时第54分钟,郜林回撤策应,邓卓翔将球分到左路,冯仁亮突破后下底传中,出现在门前的却只有右前卫8号蒿俊闵。

  如何使用邓卓翔,在什么区域才能更好地发挥邓卓翔的能力和特点,以及在中锋和前腰回撤接应后的传中时,后腰位置的队员如何迅速地前插以弥补锋线人数较少的劣势,或许将是高洪波的一个新课题。

  高家军在和乌拉圭队僵持了54分钟后,球门终告失手。苏亚雷斯在门前一记轻巧的脚后跟打门被回防的冯潇霆误撞进自家球门。自此,中国队的防线便城池大开。中国队屡屡在比赛的最后时段失手。从黑色三分钟到黑色N分钟,我们创造着“历史”,却又一次又一次地复制着“历史”。

  缘何如此?

  1、注意力下降。比赛进行到下半时之后,随着体能的消耗,机体的运动机能也会下降,同时大脑的神经反射速度会降低,人的注意力就会随之下降。反映为观察不准确、反应不及时、动作不到位等等。中国队的后防线在比赛的后半段多次出现的防守失误和无对抗情况下的短距离传球失误,就是因为注意力下降所致。

  2、与乌拉圭队在门前把握机会能力上的比较。第83分钟,曲波在乌拉圭队罚球区左侧(已经接近球门区线的位置)接同伴的过顶传球,在已经无人防守的情况下,大腿停球过大,被对方守门员将球没收。相反,仅仅1分钟过后,乌拉圭队左路传中,21号布鲁诺在前点同伴漏过皮球且有干扰的情况下,迅速起脚弹射,皮球应声入网。这极短时间内的一个进攻回合,已经完全显现出中国队在门前把握机会能力上的欠缺。同样是传中,曲波是在无人干扰,皮球运行速度较慢(过顶球)的情况下没有做出射门动作。布鲁诺是在有人盯防,低平传中球的情况下,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和行动。曲波的一停和布鲁诺的一射,结果和差距,显而易见。

  第90分钟,中国队前场左路斜传至乌拉圭队罚球区,球冒过对方左后卫,插入罚球区的蒿俊闵也是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球停的过大被对方守门员得到。如果说曲波的失误只是巧合,那中国队连续的失误则很能说明问题。

  3、在高强度的对抗下,中国队连续比赛的能力不强。整场比赛,比赛节奏一直被乌拉圭队所掌握。乌队的前场反抢做得十分到位,中国队即使在后场抢下皮球也无法及时、准确地发动反击。下半时,在多次、反复地攻守转换和拉锯战后,中国队终于在防守中露出了破绽。在后场的连续传球失误,送给了乌拉圭队太多的进攻机会。乌拉圭队的前场反抢,就像篮球比赛中的前场篮板球,得到次数越多,进攻机会就越多,得分也随之水涨船高。

  中超比赛中,队员被侵犯后经常坐在地上抱怨,发个后场任意球也能拖个十几秒钟。90分钟的比赛被非比赛时间耗去了太多。我们已经习惯于慢慢腾腾的比赛节奏,熟悉了断断续续的比赛进程。这就好比一个弹簧,一次下压、弹起后往往休息个十分钟才行。但十分钟内连续不断地下压弹起、下压弹起……,可能就会绷簧。

  有句话说的好,优秀也是一种习惯。同样,在足球比赛中,成绩来源于优秀的习惯。(搜狐体育 午志)

(责任编辑:liumiaoya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