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国国足 > 国足|国足备战2014世预赛 > 关注国足

前足协官员:85国青也有问题 青训要教育部主抓

来源:上海《青年报》
2011年02月21日14:13

  记者 陈敏 作为长期管理中国青少年足球工作的前足协官员,冯剑明对于广西梧州“年龄门”的出现并不惊讶,这位敢于放炮的人士一直承认“改年龄是中国足球青少年体系中的毒瘤”。在发起校园足球的活动之后,大冯认为需要与教育部紧密合作来建立学生档案。“人家就认教育部教育局的,足协应该做好配合的工作。”而这个思路,和目前韦迪“联手教育部封杀假年龄”的提议不谋而合。

  大胆承认,85国青也有问题

  “我们不妨想一想,当年克劳琛那支国青队为什么到了国奥队就不成了?这里面肯定有年龄的问题。这支球队里面的球员是不是都符合23岁以下的条件?这个我们还要思考。很简单,真实的年龄上升空间还有很大,而如果虚报了就不是这样了。”2005年世青赛,以85年龄段为主的国青在荷兰掀起了一阵中国旋风,小组赛国青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三战全胜晋级,淘汰赛对阵德国也两度取得领先,虽然最终遭到对手逆转无缘八强,但国青的表现足以用惊艳来形容。当时,冯剑明就是这支球队的领队,他承认确实有球员改年龄。“当时辽宁省足协副主席曾经给我打过电话,也反映过这些问题,但有些事情不是运动员所能决定的,有的省市为了打全运会、城运会,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把年龄给改了。怎么讲呢,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冯剑明随后详细分析了改年龄带来的危害,“国际足联技术部门统计过,虚报一年,成功率将失去30%,如果虚报两年,成功率将失去60%,如果虚报三年,成功率将失去90%,你的人白培养了。正因如此,中国的青少年比赛成绩还可以,到成年队就不行了。咱们到了应该出成绩的时候就开始走下坡了,科学的东西掺不得半点虚假。”

  淡化政绩,青训要教育部主抓

  谈到青训,大冯再次用历史教训举例说明。建国以后,曾经有过三次青少年培养的高潮期,分别是78年、80年和85年。特别是80年,当时搞了三个杯赛“萌芽杯”、“贝贝杯”和“希望杯”,中国足球一度呈现出红火的局面。但这样的大好局面,却没过两三年就开始走样,最终无疾而终。“那三次都是我们搞青少年失败的经验。当时局面很好,但在功利思想的主导下,很快走样变味了,队员很小就搞什么三集中,比赛中以大打小的局面普遍存在,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根本没用。”

  事实上,在很多青少年足球工作者看来,校园足球比体工队和各俱乐部足球更干净,很少见到有改年龄的现象。“每个学生在教育局都有备案,是什么年龄段的一清二楚,这样就极少有大打小的现象。”冯剑明认为,如果校园足球由教育部主抓,把校园足球定为年终考核内容,所有校长都会积极支持,“在他们眼里,体育局的红头文件可以直接丢到垃圾桶里,但教育局长签名的一个条子他们都很在意。其实体育属于教育的一部分。教育部门不应只作为参与者,而应该是主体。体育局及足协应该是积极的支持者、协调者,协助一些业务,如提供技术指导、器材、裁判员,是真正的业务上指导。”

  
(责任编辑:汀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