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伊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正式颁布,这是事关国人健康生活的一件大事。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能让全中国人民共享中国经济和中国体育的发展成果,为未来的世界体育强国夯实基础。
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15年来,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体育运动的参与率和普及率也实现了巨大的跨越。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韩国这样的近邻相比,我国在体育场地设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以及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等方面还有着很大差距。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是中国人在体育方面从“温饱”迈向“小康”的必由之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始终是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目标。
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是竞技体育科学发展、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优异成绩,中国代表团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更是首次登上金牌榜第一的宝座。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进行相应调整。只有通过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扩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的参与面和普及度,增加青少年体育人才储备的厚度,才能保障体育人才的不断涌现和供给,为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提供长久动力。
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十二五”期间,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和社会所能提供的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仍将继续存在。建立覆盖城乡的、比较广泛的可持续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缓解这种矛盾的良方,也符合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增进不同背景、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群之间的交流和友谊,让和谐之风从校园、社区、企业吹向整个社会。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出台令人欢欣鼓舞。要想实现计划中提到的各项目标任务,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体育强国之路,任重而道远。(完)2011/02/24 17:00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