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体操:难道你们真的不爱我了吗
“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这是广播体操的声音,是几代中国人跨越半个世纪的共同记忆。从1951年推出第一套广播体操到今年,广播体操已经走过了60年,它在见证新中国成长的同时,也构成了中国人集体生活的一部分,百万人同做广播体操的景象令一代又一代人难忘。曾经,人们做操,就像吃饭、睡觉那样准点自然。
现在最新推广的是第几套广播体操?很多人可能都会说不知道,其实是第九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第几套广播体操?很多人都会说:“第八套!”请问你现在做广播体操吗?“……”对大多数人来说,广播体操早已远离了自己,生活中很难听见广播体操那熟悉的声音。去年,北京400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恢复做广播体操,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当时甚至还有成都网友呼吁,希望能“被广播体操”。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健身项目的增多,工作压力的加大,广播体操也走到了自己的十字路口。
成都商报记者 王越
现状一
坚持,不是为了胜利
广播体操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好记忆。从小学到中学,那音乐和韵律伴随着许多人的成长和生活。曾几何时,这种群众集体体育活动渐渐消失,音乐不再熟悉,动作也被遗忘。然而,在成都商报记者对成都做广播操的调查中发现,仍有企业单位在坚持。
从不自觉到自觉
在金牛区黄忠街道办事处的小院里,每天10点和16点,都会响起广播操的音乐,楼里的工作人员只要手头没事,都会下楼做操,这是他们每天雷打不动的“广播操时间”。从去年3月开始,金牛区所属各个街道办都开始做广播操。现在,他们坚持做广播体操已经有一年了,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都养成了习惯,听到了熟悉的音乐就会下来做操。做一遍还不够,一般会做两遍。
黄忠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马琳频已经50岁了,她记得自己上小学时,那时还是做的第一套广播体操,每天早上上完第二节课,喇叭放起音乐,教室里的全部要出去做操,她那时觉得做广播操很烦,那时的她年龄小,想在课间赶紧把作业写完,放学后可以去玩,加上当时的广播操也“很无聊”,所以那时她对广播操很有抵触情绪,如果没有老师监督,她做起操来就会很不认真。
但现在她却喜欢上了广播操。一年的广播操做下来,她感觉这对自己身体的健康很有作用,“关节明显要比以前灵活些”。马琳频说,现在做操全靠自觉,并没人监督,“(胳膊)该伸直就会伸直,该蹲下就会蹲下”,一点也不会偷懒。
音乐响起 重拾记忆
“第八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每天10点半和15点半,在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都会响起这样熟悉的音乐。这时候中心里的几十个人,都会从座位上站起来,跟着音乐做两遍广播体操。该中心行政部部长高勇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鼓励员工做广播操,我们已经坚持大半年了。”
该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坐班制,很多人都在电脑前工作,高勇说:“70%-80%的人都有颈椎、腰椎方面的问题。”单位原本在每周五下午会组织员工健身活动,“比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但这样的健身一周只有一次,难以常态化,现在每天做广播操,员工感觉更好,身体状况明显得到了改善。”
说到做广播操,办公室的干小淋还介绍了一段的故事。当时她给北京一单位打电话联系工作,偶然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广播体操音乐。“在单位做广播体操,时间又短又能锻炼身体,这很好啊!”于是,干小淋给单位领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快单位就下发通知,确定了每天做广播体操的时间。高勇说:“广播操强度不大,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能活动到,另外做广播操大家都有基础,也比较容易。每天音乐响起,70%的人都会自觉站起来跟着音乐做操,当然如果确实有工作一时走不开,我们也不会强求。”成都商报记者 盖源源 王越
现状二
做广播操?你OUT了!
随着现代社会锻炼方式的多元化,广播操形式的单调日益凸显,很难对上许多年轻人的胃口。成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长期在写字楼上班的外企白领们几乎都排斥做广播操,另外在机关上班的一些干部也认为没必要将广播体操搞成群体性健身活动。
很多外企白领:没有做操氛围
来自《2009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6成。长期待在高高的写字楼里,坐在办公室椅子上完成一天的工作,几乎是大多数白领的真实写照,这样的生活让他们很容易陷入亚健康。如果可以,他们会在工作间隙选择做广播操来锻炼身体吗?
30岁的杨伟立供职于一家美国财富300强的公司,他在一栋高达28层的写字楼里上班。“每天上下班都是来去匆匆,经常还要出差,很少想到锻炼。”杨伟立说,看着越来越发福的身体,现在也开始想到要锻炼身体。说到做广播操锻炼,他坦言不会考虑,“像我们这些上班族,高中毕业后就没做过广播操了,动作基本不记得了。”另外,他还提到在写字楼里没有合适的环境做广播操,“即使在办公室有空隙,也没有合适的音乐和氛围。我个人觉得,做广播操锻炼身体,已脱离了现在社会的实际。”
一些机关干部:形式大于内涵
“机关每天都有公休时间,会放广播体操音乐,但我自己一般不做广播操。”汤茗科是某省级机关中层干部,他说现在单位里都是那些工作相对清闲的老同志在做广播操,连他这样的中年人都不会做。“老同志们更加看重身体健康,另外更多的原因是他们比较清闲。”汤茗科说,他还是个体育锻炼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他认为没必要让大家都一定要来做广播操锻炼身体。“体育锻炼是个极其个人的事情,有很多种方式。在我看来,锻炼最好放在下午工作结束之后,根据时间、精力和财力适当选取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当然到公园跑步成本最低。”
很多人从小学到中学,都有做广播操的经历,汤茗科不例外。但他觉得,现在倡导上班族做广播操锻炼没必要,“感觉形式大于内涵,没有太多意义。如果真要做,在学校、军队更适合。”汤茗科今年43岁了,身体状况良好。“都说我们这些在机关长期坐班的,容易得各种办公室病,但我现在每周坚持游泳三次,身体并没有感到不适。可能像我这种选择其他锻炼方式的年轻人更多,所以我觉得新时期应该有新的锻炼方式,广播操还是不要强求为好。”成都商报记者 盖源源
现状三
做操,就是要玩花样
北京市职工体育协会秘书长吴孟群近日表示,恢复广播体操第二年,北京74%以上国有事业单位都乐于推进职工工间广播操,但广播操稍显单调,目前各部门正在联手创编新操,以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的人群。成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成都已经有小学开展了这样的实践。
足球操、跆拳道操、兔子舞……在成都市实验小学青华分校,每天早上两节课后,小朋友们就迎来了最喜欢的时刻。3月9日10点,虽然天空飘着细雨,但是这些小学生们还是从教学楼来到操场,排起队做完第三套小学生广播体操之后,广播中忽然传来了南非世界杯主题曲,这些小朋友抱起了足球,做起了自编的足球操。
该校体育老师冉茂君是成都体育学院艺术体操专业毕业的,她自己一直都很喜欢做广播体操,她觉得广播操是消除疲劳的好办法。目前她已为学校编了五六套广播操,她说,由于天气原因,学生们有时不能到操场做操,她就自编了一套手语操,让学生们在自己座位上也可以做操。后来,由于广播体操做起来比较单调,学生们都不想做,她就开始编了一些“好耍”的广播操,比如足球操,兔子舞等。这些自编操音乐都很欢快,节奏感很强,大部分都是用的流行音乐配乐,她编的足球操就是用的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ka Waka》。
而且这些自编操动作也很简单,对小学生而言很容易学,一般用几节体育课就学会了。学生们也愿意学这些广播操,每天做得也很开心。做完规定的广播操,接下来就是做自编操,每天都会换花样。2年级3班的刘舒畅做完足球操,虽然有点累她还是很开心,她觉得这个自编广播操有个足球,特别的好玩。成都商报记者 王越
市体育局:
广播体操是全民健身的补充
从去年8月开始,北京的电台开始恢复播出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不少政府机关单位组织员工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做广播体操。但在成都,极少单位和企业还在坚持做广播操。从1951年新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开始,广播操曾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健身方式。但在全民健身方式日渐多样化的今天,广播体操还能够扛起全民健身的大旗吗?
成都市体育局局长覃文林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播体操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物质条件下,广播体操简便易行,对场地要求不高,所以成为一种普遍的锻炼方式。“现在随着政府提供的公众服务增多,健身项目变得丰富多彩,广播体操不再是单一的锻炼形式。”覃文林说,目前在成都,广播体操并没有作为强行的要求来推广,成都推广全民健身,还要根据个人喜好来,市体育局更倾向于通过尽可能丰富的形式,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健身要求,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比如现在不少人,喜欢健步走、登山,休息的时候游泳、打球,这些都可以让身体得到锻炼。”
覃文林也表示现在仍有企业、单位在坚持做广播操,而市体育局也支持鼓励它们广泛开展广播操,“因为它仍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方式,还能提高大家参与全民健身的意识。”然而,在对不同人群的采访中,成都商报记者发现,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不少人已经忘记了如何做广播操,也有不少人认为做广播操进行锻炼显得单调乏味。作为一位资深体育工作者,覃文林认为,有近60年历史的广播体操并不只是属于过去的记忆,“它没有失去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意义,它是一种历史的传承,也是全民健身形式的有益补充。”
成都商报记者 盖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