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上,年轻的内蒙古队员以其良好的身体条件,规范的技术,硬朗的打法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赢得了许多省市队教练的羡慕。
应该说,内蒙古女子拳击快速崛起的秘诀有三:
首先是领导高度重视。
本次比赛中,内蒙古体育局局长和副局长专程到佛山调研,观看比赛两天,这在全国所有省市体育局中绝无仅有。当然,重视还体现在对女子拳击项目的全力支持。虽然2007年女子拳击尚未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但自治区体育局领导还是决定立项,并拿出了一些编制成立女子拳击队,成为全国寥寥无几“吃皇粮”的省市专业队。果然,内蒙古女子拳击队成立次年,马建霞便问鼎64公斤级全国冠军并获得了当年宁波女子拳击世锦赛铜牌。此后,该队整体实力和水平稳步上升,又涌现出王冬梅(69公斤级)这样打法凶狠,技术有特点的优秀拳手,连续夺得全国亚军。
其次,选才多样,有一套输送人才的鼓励机制和成才竞争机制。
曾指导张小平夺得北京奥运会冠军的内蒙古男女拳击队总教练及体工大队副队长朝鲁向本报记者进行了解读。朝鲁认为,运动员能否成功选才非常重要,选好苗子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他们有一套选才和输送人才的鼓励机制和成才竞争机制。
例如,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有8个城市都有女子拳击队,女拳手70名左右。为了让年轻拳手有更多比赛机会,他们每年都举行自治区女子拳击锦标赛,从比赛中发现有潜质的运动员,期间还对各队教练进行业务培训。
另外,女子拳击也被列为自治区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这在全国也是独一份。为了提高教练向自治区女子拳击队输送优秀人才的积极性,自治区体育局规定,凡是向内蒙古女子拳击队推荐一名女拳手,那么他们就能在自治区运动会上获得两枚金牌。像于亚宏就是赤峰队教练推荐的。
再有,选派优秀男队教练充实到女队,提高训练质量和水平。
2009年8月,在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女子拳击进入奥运会后,内蒙古体育局体工队马上选派了一直担任男队教练的哈达巴特尔与杨亚民组成了强有力的教练班子,将男队成功的训练方法理念运用到女队中,效果非常明显,成绩快速提升。
本次全国锦标赛,内蒙古队共有8人参赛,其中两位代表解放军,均为90后拳手。结果,54公斤级的刘可佳和81公斤级的杨晓丽夺得冠军,69公斤级的王冬梅获得亚军。其中,身材高大的杨晓丽决赛中以14比0战胜了重庆的世锦赛季军王艳蕊。另外,54公斤级的17岁选手于亚宏和75公斤级拳手李倩在本次比赛中的出色表现,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朝鲁表示,拳击是内蒙古的重点项目,基础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形成了较好的训练和比赛机制,经费有保障,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然而,从本届锦标赛看,各省市女子拳击水平提高都很快,竞争很激烈,内蒙古女队还很年轻,需要学习和提高的东西还很多。
可以相信,有了这3个秘诀,内蒙古女子拳击再创佳绩将不是一句空话。
本报记者 杜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