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台球 > 丁俊晖动态

丁俊晖:世界第一只是名头 不愿像流星短暂停留

来源:外滩画报
2011年05月19日16:59

  走出噩梦

  没有人比蔡剑忠更了解“几年前的丁俊晖”。这个13岁即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的斯诺克神童在进入 20岁之后步入了人生的第一个低谷。

  在 2007年初的一场温布利大师赛决赛上,首先以2比0 领先的丁俊晖最后被奥沙利文翻盘。比赛中,情绪激动的英国球迷在看台上大骂丁俊晖,刚满20岁的他满腹委屈,比赛尚未结束就红着眼圈主动向奥沙利文表示祝贺,再被“火箭”哄回赛场完成比赛。

  那场比赛也是噩梦的开始。2007、2008 连续两个赛季颗粒无收,丁俊晖进入自己职业生涯中第一个低谷。整整两年,性格内向,对自己的成绩又向来苛求的他挣扎在一个由自己和外界舆论共同制造的漩涡里。

  “完全找不到感觉,无论是在训练的时候还是在比赛的时候状态都很低迷。脑子一直在(围着斯诺克)转个不停,但是没任何的效果。无论是在比赛中、练球或是其他为人处事方面,有很多不对劲的东西,但大家当时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丁俊晖回忆当时最糟糕的情况。

  2007年的上海大师赛是丁俊晖经纪团队最为担心的一次。到了第二轮比赛,一直状态不佳情绪不好的丁俊晖又受到球杆皮头开裂的影响,输了一两个球开始便有放弃的迹象,还甚至向梁文博借了一根自己不习惯的球杆,犯了职业选手的大忌,最后毫无悬念地落败。“我从来也没有看到过他情绪波动如此激烈。”经纪人张萌后来这样向媒体回忆说。

  不过,即便是在情绪波动最激烈的时候,对于丁俊晖来说,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是一定要打下去的”,2008年夏天奥运会期间受《外滩画报》专访时丁俊晖说。

  “丁依然是一个很出色的斯诺克选手。但每个运动员都会有低潮期,我也有。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必须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必须去克服暂时的困难,重新站起来去争取胜利,这一切不得不依靠你自己,我知道这是很困难的,但当你终于走了出来,就会发觉这能令人成长。相信我,这没什么大不了的。”2008 年上海斯诺克大师赛上,奥沙利文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曾这样点评丁俊晖。在那一年的上海赛,丁俊晖首轮即以3比5不敌哈罗德,草草结束。

  为了帮助他早日走出阴霾,经纪团队也尝试了一些方法:安排他参加公益活动,探访心理学教授,请资深媒体人对他进行社交培训,进入交大学习管理课程。

  不过,正如奥沙利文所说,能够真正渡过难关还需要依靠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差到不能再差”的丁俊晖决定放手一搏——趁着赛季空当,他决定给自己放个长假,整个夏天四处旅行玩乐,完全不想斯诺克,“连球杆都不带”。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决定,有很多时候斯诺克靠的是一种感觉,之前也有一些球员一段时间不练就永远失去了那种感觉。所以我之前也不敢尝试,万一休息一个月,之后一年也练不回来怎么办?”他解释说,“我很庆幸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因为在整个假期中我的压力都被释放了,重新回归到比赛之后状态也在逐渐变好。我本来是那种不怎么喜欢旅游的人,但现在我开始慢慢了解到,可能有的时候还是要放放假,以一种更均衡的方式来协调自己的时间。”

  经历了2009-2010 赛季回归的丁俊晖尝试以一种更轻松的心态打球。“我现在调整得比较好。没有每天练球 8个小时,比较放松,感觉可以了,就不练了。我自己对自己了解,精力集中也就三四个小时。往死了练(那种事)我现在是不会做的。”丁俊晖曾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5月2日,世锦赛比赛一结束,丁俊晖便兴高采烈地邀请驻英中国记者以及留学生们在英国家里张罗起了一场烧烤派对。席间,丝毫看不到半点失望情绪的他一边嚼着羊肉串,一边对着电视镜头说:“对于这个赛季基本满意,对于下个赛季基本没有规划,时间还长得很,现在最主要就是休息,放假,玩。”

  “斯诺克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这是教练一直尝试着向丁俊晖灌输这样的一个观点,现在他正开始逐步接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责任编辑:兰克辉)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