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足赛沈阳赛区志愿者张文魁摄 |
两年前,在结束了36天的第十一届山东全运会采访工作,从济南返回沈阳当天,笔者在“瑶瑶跑全运”专栏中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36天,我亲身感受到了东道主的深情厚谊。从青岛到济南,志愿者的微笑,常为思乡的我带来家的温馨。
还记得,青岛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常在返回驻地的途中帮我背起电脑包,他露出憨憨的笑,说:“女孩做体育记者很辛苦,你的包真重,以后只要碰到我就别客气,我帮你背包。”还记得,辽宁军团摘得羽毛球女双金牌那天,当我将最后一篇专访发回报社,抬头发现,偌大的体育馆只有我一个人,当我缓缓起身准备离开,转身间又见亲切的志愿者,原来当所有人都离开时,志愿者们发现媒体看台还有一个我在奋笔疾书,于是他们悄悄商量后留下一人,默默坐在后排角落等待,陪我一同离开体育馆。在馆外,司机师傅也在等我,深夜12点,他们将我安全送回驻地……
谁说体育赛事志愿者是衬托运动员的“绿叶”?作为体育记者,我们深有体会,志愿者的微笑是一场大型赛会成功的关键,他们更是与运动员一同圆梦的英雄!他们用奉献的双手为体育赛会增添精彩,他们不张扬,不喧嚣,默默无闻是他们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是他们的工作态度,他们用一颗无私的心去点缀赛场。
每当面对志愿者质朴灿烂的微笑,我们无不感叹:这是一种“美丽的服务”。沈阳志愿者在经历过奥足赛的锻炼之后,又将迎来2013年全运会的考验,这不仅是一种传承,更将是一次突破与创新。
高校学生
是体育赛事志愿者主体
体育志愿者的发展已有近110年的历史了,而在“二战”后,体育志愿者的概念才逐渐明晰地从普通志愿者中分离出来。
许多国家的体育志愿者规模发展都极其迅速:美国在1994年就拥有2000万社区体育志愿者;英国在1996年有150万大众体育志愿者;德国体育俱乐部的志愿者高达300万;澳大利亚有150万人参与大众体育服务;日本有28.3%的人参加过体育与文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在“体育志愿者”队伍中,最被大家所熟知的是“奥运会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是在整个“体育志愿者”队伍中规模最大、影响力极高的代表。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说,奥运会志愿者的构成主要是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主体,同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
悉尼奥运会吸引了45000多名志愿者热情参与,他们为奥运会提供了500多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其中,志愿者中有59%是45岁以下的青壮年,大学生占有20%的比例;雅典奥运会志愿者的平均年龄较小,62%的志愿者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高校学生同样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这种比例构成,是体育赛事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高校学生在体力和素质上的优势显而易见。
全运志愿者
传承“全民健身”理念
在我国以往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中,最早出现志愿者的是1990年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而志愿者队伍首次出现在全运会赛事中,则是在1993年的第七届全运会。
由于全运会旨在宣传“全民健身”,举办全运会的很大一部分意义是为了把“全民健身”的理念普及到百姓心中。所以,首先本身就是来自于普通大众的志愿者们,在宣扬全运会理念上就显得格外有说服力;其次,在全运会志愿者队伍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体育志愿者,他们的职责在于指导大家进行日常的体育健身活动,这为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外,志愿者们还有效地缩短了体育盛会与大众的距离。通常来讲,大型综合性体育比赛,都聚集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体坛风云人物,那些平时老百姓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体育明星,在大型体育赛事期间,能够与数万名志愿者直接接触以至朝夕相处,甚至结下深厚友谊,这极大地促进了运动员们与大众的交流,这对体育赛事走“亲民”路线起到了极大作用。
在全运会中,首先在城市的机场,就开始出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负责接送前来参加全运赛事的各路官员和运动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送上“第一个微笑”和“最后一个微笑”;其次,在全运会各赛场,就更是遍布了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力争赢得运动员、工作人员、媒体、观众等各方面的好评,更是为了让全运会的各场比赛能够进行得顺利、精彩;另外,在全运会中,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商业网点、医疗机构、旅游景点、各类竞赛、训练场馆周边以及运动员们及外地观众下榻的宾馆、酒店等区域,更是要设立大量的“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这些志愿者们为全运会的举办奉献了全方位的服务。
沈阳志愿者
高质量完成奥足赛服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沈阳赛区。这是沈阳第一次大规模地“动用”志愿者服务。从招募,到培训,再到志愿者全面上岗服务,秉承着“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宗旨,从“沈阳奥运村”到奥体中心及与奥运会相关的每一个角落,一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沈阳志愿者团队,以沈阳人的热情好客、谦虚友善,感动了世界各地来宾。
沈阳志愿者的起点很高,可以说,在经验匮乏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奥足赛这样一个高标准大型赛事的志愿服务。
从事志愿者工作没有报酬,但沈阳赛区在提早一年多的时间面向社会各界公开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共有超过三万人踊跃报名,经过层层选拔,最终,1100名赛会志愿者脱颖而出,经过为期三个多月的培训,于奥足赛正式开始前走上各个岗位。
从礼仪接待、语言翻译、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到观众指引、物品分发、沟通联络、竞赛组织、场馆运行、媒体服务,志愿者以真诚的微笑,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关怀,成为奥运会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本报记者在跟踪采访中发现,这群青春朝气、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作为志愿者们亲身参与奥运,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根本看不到比赛,因为他们全部投入到了服务工作中,服务于各路官员、教练员、运动员、媒体以及观众,但却难以亲眼见证一场世界顶级较量的每一颗精彩入球。
多种“打磨”
实现从普通到精良
从千余名普通大学生,到组成一支高素质的精良团队,带着最灿烂的微笑上岗服务,最终顺利完成任务。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多种“打磨”才得以实现。
在沈阳奥足赛那段紧张的日子里,志愿者们接受了通用、场馆和岗位培训。其中,对志愿者进行的英语、礼仪、素质拓展和安全工作培训,是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礼仪训练营中,由专业手语老师和礼仪专家教学,使志愿者们熟练掌握仪表仪容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现代涉外礼仪等基本准则;素质拓展训练针对团队精神的内涵、志愿者间协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激发自身潜能等方面进行培训;通过安全训练,志愿者们将了解到国家安全、个人防护、消防防护、医疗紧急救护等常识。
还有15名联络员都是由各大院校推荐,经层层选拔而来的骨干力量。他们除了在沈阳接受基本培训外,还先后几次被派往北京,进行了从奥运知识、场馆运营、接待礼仪等全方位的培训。在奥运会之前的“好运北京”足球测试赛以及奥足赛正式比赛期间,他们承担起了联络员重任,每人每天几乎是“贴身”负责一支运动队在沈期间的全程起居、比赛事宜,他们可以充分理解对方的意愿,并在第一时间解决疑难问题。
全运赛场
因志愿者的微笑而更加精彩
“志愿者”无疑是全运会中的一道格外耀眼、亮丽的风景线。是的,在运动会的赛场上,万众瞩目的焦点无疑是那飞奔在红绿跑道上的矫健身影,是那腾空而起充满活力的跳跃,是那彰显力量掷地有声的果断投掷,是那体育运动带给我们的力与美的享受。但全运会赛场的精彩,却都离不开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
“运动员在赛场上演绎精彩,我们在赛场外编织梦想,我们只希望他们用更多的精彩,和我们一起圆梦。”这便是志愿者们平凡而崇高的梦想,他们用奉献的双手为运动会添一笔色彩、增一分精彩。不张扬,不喧嚣,默默无闻是他们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是他们的工作态度,用一颗无私的心去点缀赛场。“服务是美丽的”,他们用最真最切的行动,完美诠释了这不变的真理。
“萍水相逢,都不平庸,每一个人,都是英雄。”倾听着志愿者们的心声,面对着他们质朴灿烂的微笑,享受着他们“微笑”式的服务,我们无不感叹:“你们绝不亚于赛场上的任何一位运动健儿!”于平凡中彰显伟大,你们是不平凡的创造者!
2013,
期待一支更加精良的志愿团队
2013年,在辽宁全运会期间,我们也将迎来全国各地的官员、教练员、运动员和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届时,我们呈现出一支怎样的志愿者团队,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全运会的整体运行。
大家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志愿者的微笑,是一场大型赛会成功的关键。这个“微笑”的含义有很多,包括志愿者的爱心、耐心和关心。作为一位体育新闻工作者,我们深有体会,志愿者的“微笑”,还要求很高的“技术含量”,对其所负责领域竞赛知识和场馆情况的充分掌握,可以说是他们的本分,而应对突发问题甚至突发事件的解决、处理能力,是对“微笑”的更高要求。
记者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志愿者:他们的确在热情服务,但当记者对一些问题进行咨询时却发现,他们所掌握的仅是“十步之内”的事宜,认知范围相当有限。不过,也有这样的志愿者:比如,在广州亚运会期间,记者抵达板球比赛场,媒体工作间的一名志愿者主动上前为记者提供比赛材料,并在经过同意之后,详尽地向记者介绍板球这项冷门项目的历史和常识,这就为记者的采写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如此看来,作为一名志愿者,说来简单其实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满腔的热情还不足以称得上是称职的志愿者,除了要充分掌握礼仪、语言沟通等基本能力外,以对竞赛知识、场馆情况等全方位的掌握应对“突发”,这都需要他们付出更大的辛苦,而他们的辛苦换来的是很多人的便利。另外,志愿者也是各地来宾了解东道主的一个重要平台,可以让来客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美食等,东道主的热情好客最先体现在志愿者的表情上。
十二运志愿者的服务,不仅仅是奥足赛志愿者工作的一种传承,更将是一次创新和突破。相信我们的志愿者工作有奥足赛这样的高起点,周到细致的服务、专业精准的解答,更将为十二运添光增彩,更希望志愿者们能够向全国嘉宾端出一道道独具沈阳特色的“招牌菜”,让沈阳人的好客,沈阳的人杰地灵、风土人情,更加深入人心;让沈阳“活力之都”的美名,植根于人们心中。
本报记者 丁瑶瑶 实习记者 吴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