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秋千项目的比赛,我省有两名运动员代表参加。近日,记者专程来到训练场,探访烈日下的备战。
我省两名运动员角逐4个单项
万老师介绍,秋千比赛规定,只限女子参加,设单人、双人赛,分为55公斤以上和以下两个级别,项目分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两类。高度比赛,以在规定的试荡次数内,荡达的最高点来计算成绩。而触铃比赛,是以在规定的高度上和时间内,运动员触铃的次数来计算成绩,在选手触铃次数相等的情况下,则是以预摆少的获胜。比赛场地为20×8米的长方形平坦地面,秋千架高12米,起荡台(供运动员试荡开始时脚踏用)高1.3米。
其比赛规则,单人高度比赛有4次试荡机会,双人高度比赛有3次试荡机会,铃杆的起荡高度均为6米;极限高度:双人10.5米,单人10米。单人触铃比赛的铃杆高度6.3米,双人为7.2米;单人或双人触铃比赛均有一次试荡机会,时间10分钟。
据了解,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省仅有两名运动员代表参加此项目的比赛,这两名参赛队员,都是参加55公斤级以下的比赛。
整个秋千大项目的比赛,分为55公斤以下级单人高度、单人触铃、双人高度、双人触铃和55公斤以上级单人高度、单人触铃、双人高度、双人触铃这8个单项。
据了解,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省代表队将角逐55公斤以下的4个第一名,而55公斤以上级,我省没有人参加。
荡秋千因简单而流行
秋千,俗称荡秋千。秋千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唯一规定只能由女子参加的比赛项目。比赛需要秋千架、秋千绳、脚踏板、系铃架、安全带等设备。
它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项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现代体育项目的兴起,秋千运动除在少数地区仍广为流行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
我国延边自治区的朝鲜族和云南省的阿昌族等仍把秋千作为迎春佳节的一项必要的体育游戏。
朝鲜族最喜爱荡秋千这一传统竞技游艺活动了,这一活动常在节日举行,有时还进行比赛。节日里,姑娘们身穿色调艳丽的彩裙,围在秋千旁,争试高低,只有挑选出来的能手才能参加运动会的比赛。比赛时,在高空的彩带上悬挂一串金黄色的铜铃,比赛选手荡起秋千,看谁能碰响铜铃,碰到的次数越多,成绩越高。
秋千,是勇者的游戏。有人对我省彝族秋千进行研究,发现我省盘县彝族秋千作为彝族民俗体育项目,有索秋、观音秋、磨磨秋三种表现形式,均蕴涵着彝族人民的智慧,极富地方民族色彩的彝族秋千,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健身价值、文化传承、娱乐价值、人文价值、民族团结的文化价值。
我省的苗、壮、布依、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也有玩秋千的习惯,不过他们玩的秋千与民运会中朝鲜族的竞赛秋千不一样,是磨担秋。
1986年,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秋千才正式成为比赛项目。
据介绍,全国的秋千项目,吉林延边地区发展得最好,那里的朝鲜族最喜欢这项体育运动,来自吉林的代表队有着很强的实力,在上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该队囊括了这个项目的所有冠军,后来才对千秋项目的体重作了调整,增加了55公斤级以上的4个单项目的比赛,同时也增加比赛的观赏性。
秋千运动不仅是一项精彩的竞赛运动,更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培养勇敢精神。同时,它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有益。
据了解,秋千作为几千年前便有的历史民族运动,以其特有娱乐性与保健性,至今维持这旺盛的生命力。
由于人体会感知自身的位置与运动的变化,在除开各个部位的本体感受之外,其最重要的是靠内耳的前庭功能来使人调整自身于运动中的位置,达到保持平衡,维持身体正常姿势的效果。故容易晕车、晕船等人,其前庭功能都存在一定障碍或过于敏感。而荡秋千,却一种极其有效提高人体前庭功能的运动,它通过人随秋千的来回摆动,使得速度与距离地面高度不断变化,使身体处于失重还超重的变化过程中,让耳腔内气压忽大忽小。这样能刺激人前庭感受,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可以增加前庭功能的稳定性。且荡得越高,越快,时间越长,其起到的效果也更明显,故若有晕车、晕船症状的人,不妨也可以适应一下。
且荡秋千是全身性的运动,在不断克服紧张和恐惧心情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心理承受和自我控制能力,并且在四肢和头部受限的情况下,骨骼肌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还有利于肌纤维体积的增大。
秋千项目的比赛,将在金阳赛区贵阳奥体中心附近足球训练场举行,崭新的足球训练场上,已安装好高高的秋千架。
训练很苦,也很美
在贵阳市体校田径场上,两名运动员和陪练以及教练,他们头顶烈日,每天不停地重复着枯燥而乏味的动作。人到中年的教练万老师亲自爬上秋千,感受“飞一般”的感觉,下来后她告诉记者,眼看就要到比赛的时候了,时间太紧,整个训练都在争分夺秒,运动员们每周都没有休息天。记者现场看到,两名运动员在秋千架上,拉着千绳,轻如大雁,动则如风,长发飘逸,叮当悦耳的铃声(触铃),惊险的摆荡,令人叹为观止。
⊙文/本报记者 姚东
实习生 龙洋 王军
图/特约记者 吴东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