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肥胖超重持续上升 锻炼场所少见青壮年健身主力

2012年02月06日03: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开栏的话

  去年11月,本版推出系列报道“把脉青少年体质”,探寻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之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中小学生情况类似,我国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体质情况也不容乐观。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显示,2010年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比2005年降低0.36个百分点,成年人、老年人超重率与肥胖率持续增长。国民体质下降有多种原因,但缺乏锻炼尤其是缺乏科学的健身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把脉青少年体质”系列报道的延续,本版今起推出“全民健身面面观”系列报道,将视角转向参与范围广阔的群众体育,针对青壮年健身活动的开展、老年人锻炼的科学性、社体指导员群体的困惑、政府对群众健身的指导作用等展开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期望引起社会对大众健身的进一步重视。

  每天早晚的城区街角,已经步入中老年的人们通过跳舞和太极等锻炼身体;每个大学的操场,课上或课余,也总有不少学生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甚至在社区的空地上,也时常可以看到孩子们追逐嬉耍,较量一下谁是未来的“博尔特”,谁是以后的“罗纳尔多”。生命在于运动,而这些运动的痕迹,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也随处可见。但在这幅场景中,处于人生黄金年龄的青壮年人群似乎成了旁观者,比起运动、健身等词汇,过重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紊乱的作息规律离他们的日常生活要近得多。

  去年8月,上海市统计局的一项调查印证了这一现象。在18—30岁、31—40岁、41—50岁年龄段的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锻炼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6.2%、27.2%和38.1%,这个数字,不仅低于《全民健身计划》中的要求,较之老年人也有不小的差距。同在去年公布的,还有全国及各省、区、市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虽然各地方的具体数据有所差别,但青壮年肥胖率、超重率持续上升,却呈现惊人的一致。去年9月公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就显示,2010年,成年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2.1%和9.9%,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3.0%和1.9%。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国民体质研究库成员何仲恺认为,虽然造成成年人尤其是青壮年肥胖、超重的状况有许多不同方面的原因,但缺乏锻炼是主要原因。

  没时间 没必要 没兴趣

  疏于锻炼原因各异

  至于为何不去锻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从事媒体行业的沈先生表示,加班对自己来说是家常便饭,上下班还要乘地铁往返于北京的东、西三环之间,下班时间晚不说,挤地铁就使得自己身心俱疲,有时甚至连基本的休息时间都无法保证,这种情况下要挤出时间与精力来锻炼身体,实在是勉为其难。

  上海市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从不参加健身运动”和“偶尔参加健身运动”的人当中,有多达52.8%的人表示自己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进行锻炼。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青壮年在家庭中往往承担着最多的责任,赡养老人、教育子女均责无旁贷,同时在工作中,青壮年群体也多处于事业的关键期。于是,“工作和生活都不能有半点马虎,哪儿还有工夫锻炼”这一观点便占据了半数多人的头脑。除此之外,附近没有健身场所、负担不起健身费用等也都是导致青壮年人群不愿健身的因素之一。

  虽然像沈先生这种想锻炼却受到客观条件制约的人占了很大比重,但主观上缺乏健身意识的也大有人在。在校期间曾是运动健将的董先生目前在某大型国企上班,平时上下班非常规律,业余时间也很充裕,但就是不愿去锻炼。“也不是不知道锻炼身体的好处”,董先生说,“但自己身体没什么毛病,下班回家之后就懒得出门。”

  无论觉得“没必要”还是“没兴趣”,在何仲恺教授看来,“都是对健身的认识不够准确”。何仲恺教授认为,目前有很多人将健身单纯地作为减肥、练肌肉的一种手段,因此也多把它当作任务、甚至是负担来看待。虽然确实有这样的功效,但比起这些“看得见的好处”,健身显然还有更深层的内涵,缓解压力、调节情绪都是例证。“但现在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点”,何仲恺说,“因此主观上就有对健身的抵触情绪。”

  有机会 有场地 有需求

  加强健身观念要转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去健身,各个公司、单位也纷纷绞尽脑汁为职工创造锻炼身体的机会和条件,例如办运动会及各种比赛、开辟乒乓球室等健身房、为职工租用体育场地等,姜先生和唐先生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三十来岁的姜先生原本就是一个运动爱好者,最近两年,他所在的单位为职工在附近的学校租了一块篮球场地,每周到篮球场上打两次球成了姜先生的习惯,“一周两次篮球,一场是同事之间打,另一场是代表公司和别的单位进行比赛,我基本上场场不落,”姜先生说,“单位的这个措施很好,已经能满足我每周锻炼的需要了,希望能一直继续下去,”与姜先生类似,在上海某会计事务所上班的唐先生表示,自己的公司为员工在八万人体育场的外场租了一块场地,他每周都会和同事到那里踢球。

  相比前两位,江苏的李先生工作单位地处偏僻,周边没有合适的健身设施和场所,这让之前习惯去健身房的李先生有些无所适从,不过很快他便开发出了新的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我们这个地方连送快递的都不来,更别说健身房了,”李先生说,“我现在每天就在屋子里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或者举举杠铃,条件肯定不如健身房,但在这种情况下也基本符合锻炼身体的需要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对于受制于时间、场地等因素的人们,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锻炼方式。

  真正难办的,还得算改变人们对健身的观念。接受采访时,姜先生与唐先生除了对单位为员工租场地表示肯定,还有一点便是感觉参与的人数太少,“公司里每次踢球的都是我们这几个人,人数也不多。”唐先生说。同样,目前职工运动会等名目虽多,响应者却寥寥,也是观念所致。

  对于如何转变人们的观念,何仲恺教授则表示,必须首先让人们尝到健身的甜头,为此一开始也可以使些“强迫性”的手段。“就好比打麻将三缺一,那3个人都叫第四个人一起打,连拉带拽也就把剩下那个叫去了。锻炼身体也是一样,可以分成小组,发挥爱健身的人的带动作用,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何教授说,“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培养起健身的习惯。”目前,相较于场地的缺乏,让健身在青壮年眼中从“家庭作业”变成“课外放松”更为重要。

  作者:刘硕阳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正坤)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