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电 鉴于“假赌黑”哨一度在中国足球联赛蔓延,中国足协在2010赛季实施了裁判抽签制;这种简单的公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但也滋生了诸如“嫩哨”等问题,于是中国足协又在2011赛季第十轮之后实施了抽签和选派相结合的裁判制度;而在足球腐败案一审终结、裁判制度近三年来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背景下,中国足协拟在下赛季恢复裁判选派制。
嫩哨多?恢复选派制度!
中国足协技术部主任杨新利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一计划将在今年年底的中国足协换届工作中提出,如果通过,则将在下赛季开始实施,涵盖中超和中甲联赛。
“从业务角度来说,选派制度更合理,较之抽签也更科学。但选派制度的缺点就是可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如果实施,我们会在制度设计、可操作性上做好工作,而且会由一个组织而非个人来进行选派。”
杨新利说,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发现,抽签和选派的优缺点都很突出,因此今后即便实行选派制度,也要把抽签制的优点吸收进来。他说,今后将通过一个规范的程序,甚至考虑通过计算机编程的形式来选派,首先按照“第几轮谁碰谁”、“某地裁判不能执法所属赛区比赛”、“当轮比赛难度排序”、“基于执法评分进行裁判分级”等条件进行编程,然后由一个专门的组织进行讨论,再将“两队有无历史恩怨、有无关联关系”等因素考虑进去,“关联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比如两队都牵扯到升降级等,这些因素都得考虑。我们希望未来这些工作更加规范,要通过制度的完善防范假、赌、黑。”
“而且这两年来在裁判培训、考核、评价、内部处罚、监督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数据,对于哪个裁判执法水平更高,某个裁判属于哪种气质类型,某个裁判适合吹什么样的比赛,我们会给他一个科学定位,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派,由抽签时的简单公平过渡到科学专业的公平。此外我们还会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包括公检法部门,毕竟足球牵扯的面比较广,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人太少?加大培训力度!
中国足球裁判在近两年的联赛中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比如“嫩哨”问题,这与裁判执法水平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裁判数量极少,可选择的范围窄,比如国际级仅有主裁11人、助理裁判13人,国家级300多人(并非所有都具有中超、中甲执法资格)。
“这与我们国家足球裁判的审批有关系,此前审批是由行业协会管,后来由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这一变化导致为平衡其他体育项目每年分配给足球裁判的审批额有了限制,所以拿到证的人少了,而且还有一些拿到证的人并没有参与到裁判执法工作中。”杨新利说。
虽然现实残酷,但必须正视。中国足协过去两年加大了后备裁判的培训,目前已对符合国家级裁判申请标准的384人进行了一遍轮训,“从今年培训情况看喜忧参半,喜的是一部分年轻裁判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好,学历高,外语好,有足球背景,热爱足球运动。他们还得到了亚足联和国际足联讲师的认可。忧的是考试通过率低,尤其在体能方面。客观原因是此前足球环境恶劣造成一些裁判员对业务关注不高、体能训练不够、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不足,主观上则是我们对新的考试类型、标准普及得还不到位。不过经历了第一次考试后,他们已经知道了该怎么考、怎么学,纷纷表示希望再次得到考试机会。另外,仅仅384人的储备显然远远不能满足中国足球蓬勃发展的需求,我们也呼吁广大球迷多参加到裁判工作中来,我们会提供培训的机会,在达到一定水平获得相应资格后我们还会提供执法的机会。”杨新利说。
新华社记者 公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