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独一无二。从人员构成上看,他们不像当年的辽宁队都是那么纯粹。虽然东亚绝大多数球员都是徐根宝一手带出来的,但在球队发展过程中,还是引进过极少数内援。而号称"辽小虎"的那支辽宁队,完全出自"大院"。东亚与15年前那支辽宁队的差别在于,这是一支完全由徐根宝一个人打造出来的球队。一手带出了张玉宁、李铁、李金羽等国脚的张引,只是一位教父级的教练,而徐根宝,却是白手起家,培养出了一支中超新军。不仅是在职业联赛史上,在中国足坛,都没有第二例。
12年磨一剑
血统论在职业赛场上已经不流行了,资本的力量如此庞大,毫不留情且轻而易举地将地域观念击个粉碎。职业化初期,球员流动还不是很多,万达也好,申花、全兴也罢,都是由当地球员构成主要框架。但现在,最拉风的是恒大。只要肯于砸钱,买下大半支国家队也不会让人感到稀奇。
徐根宝反其道而行之。不是他有意如此,东亚走到今天,其实是在圆他的一个梦。 12年前,当徐根宝带着一群孩子走进崇明岛,有谁能够想到,他能一直坚持到现在,并且把球队真的带到了中超?
连沪争霸是甲A十年唯一的主线,而徐根宝,是带领申花和万达先后夺冠的唯一教练。当老一代教练逐渐隐退,功成名就的徐根宝完全可以悠闲地享受人生,可是却选择了"足球从娃娃抓起"。这在外界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一位大牌教练,离开了繁华而又喧嚣的上海市区,跑到闭塞的崇明岛去调教一帮孩子。而且,从建基地到日后组队,完全要由个人出资,或四处化缘。
占地70亩的基地、3个半标准足球场、一个人工草皮市内球场、足球宾馆,这只是最初的投入,队员们的工资、奖金、征战联赛的费用,12年来,徐根宝竭尽所能,同时也是疲于应对。东亚集团提供了资助,因为承担了全运会比赛任务,上海市足协也注入了资金……但这还不够,徐根宝不得不利用基地搞起了经营。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在困境中坚持12年。明年的中超赛场上,东亚必须独树一帜,不是因为球员们一同成长起来,而是因为他们有一位独力支撑了12年的总教练。
不是模式,是标杆
所谓徐根宝模式,其实不能称之为一个模式,因为基本不具备可复制性。更准确一点说,东亚是一根标杆。东亚的发展在中超没有什么代表性,但却让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徐根宝日前喊出了"631"口号,这是一个3年计划,即明年争取前六,后年前三,大后年夺冠。按照东亚目前的状况,这是一个天方夜谭,几乎不可能实现。众所周知,中超发展到了今天,完全进入到拼投入的阶段。因为疯狂砸钱,恒大可以一年夺冠。没有人不是问题,只要砸钱,许家印可以买下半支国家队。而东亚,如果没有得到特殊支持,在中超立足都难。
征战中甲时,东亚也引进了外援,但都是水平一般的那种,关键是价格低廉。徐根宝曾和上海记者开玩笑说,他们的外援,"你们记者都买得起。 "
因为资金紧张,2010年年底,徐根宝一口气卖掉了5名主力,其中包括主力国脚张琳芃。当时的情况,不由他不出手:球队的运转需要资金,对方俱乐部开出了高价。更重要的是,当小球员们都已经成长起来,再留他们,徐根宝自己都觉得有些歉意。那时的张琳芃,是队里工资最高的,但也不过一万元。
一面是严厉,一面是温情,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徐根宝努力培育着球员们的团队精神。对于他,球员们也都很有感情。但现实是,当明年球队征战中超,还能继续这样低成本运作下去吗?从"实在没钱了就卖掉球队",到提出"631"计划,近日来徐根宝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其间,有关领导曾到崇明岛基地视察。或许,徐根宝已经得到了强力支持?东亚是一个独特的现象,浓缩着徐根宝的性格。高级记者隋海涛
[上一页] [1] [2] [3] [4] [5]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