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北京已经进入旅游旺季,但前来国家体育场“鸟巢”参观的游客并不多,观众席上零零散散的身影让能容纳8万人的“鸟巢”显得更加空旷,场内大屏幕上不断回放着的北京奥运会精彩片段愈发反衬出“鸟巢”此刻的寂寥。
但这些游客此番进场却不乏“眼福”,因为他们可以看到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高空威亚特技训练。十几名来自河南塔沟武校的学生身吊钢丝,在“鸟巢”一隅几十米高的空间内忽上忽下呈现出人字形、斜线形、“X”字形等表演,场面十分惊险刺激。
他们是在为一个多月后将在“鸟巢”连续上演26场的大型视听盛宴《鸟巢·吸引》第二季进行排练。在去年首季15场演出获得成功后,《鸟巢·吸引》这一特地为“鸟巢”量身定做的驻场表演,正逐渐成为“奥运地标”光环褪去后“鸟巢”新的标识和运营模式。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地标性场馆,“鸟巢”在奥运落幕后立刻转型为具有奥运纪念意义的旅游景点,公众高涨的参观热情使得国家体育场凭借“日进百万”的门票收入,赛后初期运营就实现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但随着北京奥运会渐行渐远,奥运效应逐渐减弱的“鸟巢”仅靠它引以为傲的钢铁“身姿”已不足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门票收入的缩减和市场开发的艰难已经难以维系这座庞大“身躯”每年上亿元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开支。经历了几年的繁华盛景,“鸟巢”也不得不开始面对众多国外大型奥运场馆遭遇过的后奥运时代的运营“阵痛”。
怎样让“鸟巢”在后奥运时代继续孵出“金蛋”?显然,“鸟巢”需要的是更丰富和多元化的运营内容及功能。其实,“鸟巢”的运营方很早就意识到门票收入无法成为场馆经营收益的主要来源,他们也一直在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受制于其国家体育场的特殊地位,“鸟巢”无法像五棵松篮球馆那样通过冠名权取得固定的巨额收益,而目前中国职业体育的现状,让没有驻场球队的“鸟巢”也很难如欧洲职业足球场那般从举办大型持续性比赛中获利。虽然“鸟巢”也相继举办过意大利超级杯、车王争霸赛甚至演唱会等几十场大型赛演活动,但与这些赚得盆满钵满的赛演主办方相比,仅从中得到场均二三百万元场租收入的“鸟巢”显然收益有限。
这也迫使“鸟巢”的运营方“主动作为”。或许是受到当时已经成功经营3年的“鸟巢欢乐冰雪季”的启发,运营方开始致力于打造“鸟巢”的自主品牌。《鸟巢·吸引》大型驻场表演就是在这种思维下的一次尝试,希望这个如《印象·刘三姐》般的常态演出能为“鸟巢”注入新的内涵和认知度,全面提高其商业效益和品牌价值。而去年首季演出的成功,无疑已经印证了这种全新形式的可能性。再加上原有的门票收入、高水平的大型赛演活动的承办和市场开发,“鸟巢”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5年间,已经为奥运场馆后奥运时代的运营初步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模式。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