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用球的技术革新
第一个世界杯专用足球的名字叫“电视之星”,因为那是第一届真正通过卫星电视直播的世界杯。和卫星直播这项全新技术的结合,也迎来了足球制作的一个里程碑。这个全新的足球采用了前所未有的缝制技术,表面由32块手缝的嵌面组成(12块五边形和20块六边形),这种全新的构造,配合均衡的缝制使足球拥有更浑圆完美的外形。
另外,由于当时还没有彩色电视机,原先土黄色的足球和绿色的草地在电视里不容易被识别,所以“电视之星”是第一个黑白相间的足球,这样的设计也被奉为最经典的足球图案。
进入上世纪80年代,足球材质上的革新成为了科技潮流。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用球——“西班牙探戈”首次使用了防水的密封接缝技术,这种惊人革新减少了球的水分吸收,也因此减轻了球的重量。4年后的墨西哥世界杯,“阿兹特克”是有史以来第一种合成皮制造的世界杯比赛用球。合成材料不但增加了球的耐久性,并且更进一步减少了球对水分的吸收,使球得以适应各种比赛环境。而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用球“伊特鲁里亚”更是完全采用合成材料并有绝佳的防水性。
之后,世界杯用球不再只是球员们脚下的皮球,而越来越有“参与”比赛的欲望。1994年美国世界杯以高科技和超高能量反弹白泡棉层为材料,1998年法国世界杯用的是“合成泡棉”,这些都是在探索让足球提升反弹力,更易操控和提高射门的精准性。
2006年德国是世界杯上,“团队之星”采用全新的异形拼块和无缝压合技术,史无前例地将足球球面拼块减少到14块,最大程度地消除了球体表面不规则的凹凸,令球体呈现完美圆弧,从而有效提高了足球运行的精准度。2010年的南非,这项技术再度升级,世界杯用球“普天同庆”更是突破性地仅由8块表皮组成,每块表皮都实现三维立体结构,然后以热粘合技术拼接完成,所以足球更圆了,速度也更快了。然而,足球在速度、精准度的提高,以及飞行轨迹上的难以捉摸,对于前锋来说是幸事,对于门将来说却是噩梦。此外,直接任意球的主罚方式也随之改变。大家不再只追求贝克汉姆式的“圆月弯刀”,以C罗为代表的“电梯球”一派已经有取而代之的势头。
2013年12月4日,阿迪达斯揭开了2014巴西世界杯官方比赛用球“桑巴荣耀”(brazuca)的神秘面纱。“brazuca”所采用的球胆和球胎技术与“Tango 12”(2012欧洲杯官方用球)、“Cafusa”(2013联合会杯官方用球)和广受赞誉的欧洲冠军杯官方用球所采用的球胆和球胎技术完全相同。然而“brazuca”更运用最新的球面结构创新技术,采用六块相同的十字型球面拼块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表面结构,使足球具有独特的对称性,为比赛带来更好的场上控球、触球、稳定性以及空气动力学性能。“brazuca”通过了各种测试,满足并超越国际足联官方比赛用球的所有指标,确保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最佳性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