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张庆元
在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竞选当中,北京和张家口最终击败了强大的对手阿拉木图,顺利获得了冬奥会的主办权,这也是这项冰雪顶级盛事首次来到中国。在此次申办冬奥会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自身强大的综合实力,也看到了在冰雪运动综合实力上的欠缺和不足,经历过夏奥会的沉淀,加上近几年承办诸多国际性赛事的经验积累,在这场亚洲国家锁定胜局的申办博弈中,北申办此次冬奥会的价值要远远超过承办本身。对于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最终结果,我们也应该抱着更加长远和开阔的视角来看待。
北京申办冬奥:强大实力成获胜武器
此次北京联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会,在与阿拉木图的直接博弈中,财政能力和硬件设施的优势是我们最终取胜的关键原因,而2008年举办夏季奥运会所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最终打动国家奥委会评审团的法宝。
从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看,北京和张家口要占据着相当明显的优势。2014年,北京和张家口两地的生产总值是22730.8亿元,而阿拉木图仅为4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概2480亿,两者之间相差悬殊。而与经济实力相关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无论是城市交通建设还是机场运力,阿拉木图都无法和北京相比。到2022年整个北京的旅客吞吐量将达到近1.6亿人次,而阿拉木图机场吞吐旅客的能力仅有每年600万人次左右,远远无法和北京相提并论。
从申办冬奥会的硬件基础上看,北京冬奥会的硬件基础要强于阿拉木图。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留下了一系列宝贵的体育场馆资源,北京、张家口计划启用12个竞赛场馆,其中5个场馆需要新建,其余场馆改扩建后可以满足赛事需要,其中北京市区仅需要新建1座速滑场馆。阿拉木图方面将会使用14个场馆作为比赛之用,目前8座为已有场馆并在使用中,其于6个场馆都需要新建,北京“节俭办奥运”的理念更加符合国际奥委会目前改革的趋势。
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经验来看,北京的经验比阿拉木图丰富。从2001年开始,北京先后举办过羽毛球苏迪曼杯、田径世青赛、射击世界杯、射箭世锦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还有2015年的田径世锦赛,这些使得北京积累了大量的举办与运营经验,也证明了北京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反观阿拉木图,自从哈萨克斯坦独立,2011年的亚冬会是其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赛事,之后就没有举办过的大型体育赛事。而在冬季赛事方面,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常年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轮换,2014年的冰壶世锦赛也在北京举行。一系列大型赛事的承办,让北京具备了承办冬奥会这种顶级赛事的经验和能力。
北京申办冬奥:影响远超承办本身
此次北京申办冬奥会,也让我们看到了自身存在着的不足,其中主要集中于冰雪运动本身实力上的有所欠缺。可以预计的是,2022年冬奥会的举行,对于我国冰雪运动实力的提升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和夏季奥运会上的斩金夺银不同,中国的冬季运动还处于半起步阶段。我国从1980年的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就已经开始参加这项冰雪盛会,这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我国体育开始走向国际化,成为了国际体育运动大家庭中的一员。但直到12年后的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我国选手才实现了冬奥奖牌“零的突破”,取得这一突破的领军人就包括“轮椅英雄”叶乔波。又是10年的空白期,2002年的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杨扬拿到了500米和1000米两项短道速的金牌,成为了冬奥会历史上首位在同一届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夺得两枚个人项目金牌的女选手,更具历史性意义的是,这是中国奥运代表团在冬季奥运会上取得的首枚金牌。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冰雪健儿终于站到了冬奥会的最高领奖台。
短短12年间,中国的冰雪运动并不足以发展到可以和欧美强国抗衡的阶段。早年间,拥有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和张丹/张昊这三驾马车的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以及拥有陈露的女单项目,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立足,但随着这一系列名将的退役,以闫涵、李子君、彭程/张昊为首的花样滑冰队很难和欧美强国抗衡。在中国的这一传统优势项目上,我们可以说已经输给了其他强敌。
更直观的体现是在冰雪运动的核心项目冰球上,竞争对手哈萨克斯坦在这一点上要强过我们。中国国家男子冰球队目前排名第32位,而哈萨克斯坦则是第16位。值得关注的是,主办国的冰球水平似乎与申办冬奥会的成败有着相当微妙的关系,迄今为止,承办冬奥会的主办国的东道主男女冰球队均参加了冬奥会,而且历届冬奥会上,所有主办国的男子冰球成绩排位均在20位之内。
这一点上,2018年冬奥会的主办地韩国平昌是一个绝好的例子。平昌曾经三次申办冬奥会,前两次申办的过程中,男子冰球的战绩均在25名左右,而第三次申办周期内,韩国男子冰球队进入甲级A组,前20位,几乎“帮助”了平昌拿下2018年冬奥会的主办权。在去年,由于韩国冰球协会的四年规划,保证国家队水平不会被其他球队相差太远的承诺下,国际冰联才让韩国国家男女冰球队以东道主身份进入到最后的比赛中去。不过随着宋安东成功登陆NHL,这一状况有望发生改变,7年之后宋安东25岁,正是冰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年少成名的他带领国家队出征冬奥会,肯定会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冰球水平,进而提升我国在冬奥会申办过程中的竞争力。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行,以宋安东为首的运动员们可以说是鲜活的“冬奥名片”,毫无疑问,他们的明星效应可以推动着我国冰雪项目在民众中的普及,让越来越多人关注并参与到其中来,也可以让世界范围内的越来越多人关注到中国的冰雪运动。
综上所述,冬奥会的申办给我们留下的财富要远远超过举办冬奥会本身。无论申办成功与否,民众都将是最大赢家:首先规划中的体育场馆建设不受申奥结果影响,2022年冬奥会计划沿北京城区—延庆—张家口一线使用12个竞赛场馆,建设三个相对集聚的场馆群。其次,申奥过程本身已经推动了城际交通建设,大气污染的治理以及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也将惠及亿万民众。因此对于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最终结果,我们应该抱着更加长远和开阔的视角来看待,既期待着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开幕的那一天,更要期待着中国冰雪运动真正强大起来的那一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