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正 明天,2003年U17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在芬兰拉开战幕。一拨儿十六七岁的中国男孩在揭幕战上首先亮相,对手是东道主芬兰队。皇马走了,甲A暂停,媒体聚焦于国奥、国足身上,加之在英超踢球的李铁、孙继海的转会、比赛,哪轮得上正参加世青赛一帮17岁以下孩子呢。即便报道一下也是浮皮潦草,最多是个小消息。然而,这拨儿中国孩子正是今后10年中国足球中坚。他们的技术、素质关系到中国足球能否打翻身仗。这个月底召开的全国足球代表大会,最为重要的程序是制定中国足球未来十年发展规划。其规划的硬指标是靠这拨儿孩子去完成。由此可见,这拨儿孩子能否“成气候”事关重大,我们有理由关注这拨孩子的征战。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别看他们十七岁以下,已能看到他们的发展的趋势了。如果此时与欧美、亚洲的日、韩有差距,那今后怎么练也不行了。千万别说我们这支中青队年轻、经验不足,那可是外行话。U17世青赛,参赛球队是同龄。我们年少大赛经验少,人家也是。不同的只是技术、潜质的高低,及可塑性。 中国足球落后,要想提升或有质的飞跃,靠当今这拨儿国脚、国奥球员是不现实的。在他们打基础的年龄时,就大大落后于其同龄外国球员了。基本功不扎实,是当今这拨儿国脚的通病,传球功夫不行,对抗中动作不合理,脚法不到火候,带球过人技术欠缺,速度不快爆发力不强,这些本应在17岁之前解决的基本技术到了20岁后再弥补,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是一切竟技项目的规律,边艺术类也是如此,想想,让一个20岁的钢琴演奏员练成钢琴家有可能吗? 当然,还有一句俗语,小时候胖不是胖。那是指儿童时期的身体发育,个子瘦小,是个丑小鸭,没想到……但在基本功上必须是童子功,欠缺就不行。根据中国足球现状,联想到中国青少年足球培养。据圈内人士反映,当前我们青少年足球后备力量是薄弱的。中国足球职业化10年来,很少出有发展的足球苗子,对此足协、足球教练难道不汗颜?有的青少年足球队教练“吃家长”,有的小队教练打队员,有的足校教练乱收费。在这样环境下,在独生子女占多数的今天,要想培养更多足球苗子是不容易的。 在芬兰参加U17世青赛的这拨儿中国男孩儿是全国同龄足球少年的精英,是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虽然此次比赛叫世青赛,其实他们就是少年队。中国少年足球队有多少可塑之材,我们要关注这此比赛。现今的足球文章都趋向于文学化了,至于球员的技术报道少之又少。如此球队球员技术特点介绍,身高、百米速度、个人能力等,这都让位于大段文学铺垫了,而足球技术、球员技术特点,已无人问津了。毕竟现今足记、球迷会踢球的少了。如果通过报道,我们这支U17队有个球员百米速度在11秒多,有过人技术,读者自然联想到他的未来,能不关注,因为他是另一个高峰、郝海东,或是罗纳尔多类型球员。这样小球员再多几个,我们中国足球就有质的突破。但愿这支U17中青队取得佳绩,球员有潜质有发展,而不是像当今国脚这样基本功不扎实。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