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果说南京人能教会你怎样通过别人的认可然后获得快乐,那么上海人就能让你学会,即使每个人都苦大愁深,我一个人也能怡然自乐。
尽管国内许多地方的许多人,都不喜欢上海人,因为上海人“自私”、“自以为是”、但这些反感丝毫没能影响到上海和上海人大踏步地往前跑,一边跑一边享受着他们用财富换来的各种东西,比如网球大师赛,比如F1...[详细][评论] |
|
| | |
|
|
|
F1今年已经是第二届了,我还是没有到上海,还流连在南京,不是南京比上海更摩登,上海太商业化,却少人情味,处处充满爆发户的颐指气使,国际汽联虽然把F1带到中国,似乎给了中国观众莫大的照顾,但同时也带走了大巴的钞票,而南京虽然土,可是更质朴,更舒坦,虽然处处透出一股农民的土劲儿和亲切劲儿来。
不管怎样,江苏的观众质朴的让人亲近,比上海的F1暴发户观众的伪时髦心态和崇洋媚外的举动要可爱百倍...[详细][评论] |
|
| | |
|
|
|
对于组织来说,十运会的组织比较混乱,虽然十运会组委会尽最大努力,志愿者们很礼貌,仍然有太多掉链子的事情让记者们无奈,比如采访程序,比如车辆安排,但是没有办法,第一次,总是有太多的未知,而近在咫尺的上海F1的第一次,在组织上则充满了国际味道,但是没有中国的味道
...[详细][评论] |
|
| | |
|
|
|
钟山风雨起仓皇,百万雄狮过大江。沪上赛车呼啸而来,小资三三两两。这就是媒体对十运会和F1的重视程度。因十运会周期长、奥运明星众多,加上为奥运练兵,十运会创纪录的5000多人的电视、报纸和网络的“海陆空”媒体大战场面更为壮观。而F1相对陌生、活动不足一周,加上十运会的影响,上海站采访记者不足十运会三分之一,而从三种媒体的报道程度来看,上海这次只能当南京的配角...[详细][评论] |
|
|
|
|
|
|
东京与奥运 |
|
·1964年在东京举办的奥运会,在日本战后奇迹般的发展速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时日本政府耗资30亿美元用于各项建设,而这些投入获得了立竿见影的经济回报。日本在奥运会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大约在每年10%左右,而在奥运会之后的几年中,这一数据立即攀升到了25%以上,东京奥运会也被认为日本进入发达国家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
|
蒙特利尔与奥运 |
|
·在1976年举行的蒙特利尔奥运会,历来被认为是奥运会历史上在经济方面的反面教材。由于追求奢华的风格以及管理不善,这届奥运会出现了高达2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使得整个城市的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也为城市居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直到现在,蒙特利尔的消费税仍然高于加拿大的其他城市。
|
|
|
汉城与奥运 |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是“亚洲四小龙”崛起的时期,而1988年在汉城举行的奥运会,则对韩国经济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由于接连举办1986年亚运会和1988年奥运会,汉城的市政建设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而韩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从1985年的2300美元一举上升到1990年的6300美元,体育赛事将这个国家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
|
|
F1马拉西亚站
|
|
· 1999年,马来西亚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举办F1分站赛的亚洲国家,当时曾在国内掀起一股巨大的F1热。但是仅仅一年之后,这种热度就随着新鲜感的不再而急速下降。直到经营者采取了一系列促销和推动措施之后,马来西亚站的人气才在最近几年内有所恢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