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北京2008年残奥会 > 北京残奥各界

从三届残奥选手到记者 比安卡:还是想当运动员

  “我曾经作为骑手参加过三届残奥会,但是从没有获得过像现在这样的感受。”比安卡说,“因为在北京残奥会之前,我从来没有进过任何一间室内场馆——马术比赛总是被安排在很远的地方举行。”

  比安卡的遗憾在北京残奥会得到了弥补。

比安卡如今是德国一家网站的记者,负责为公司制作一些北京残奥会的广播节目。正是因为自己的记者身份,比安卡终于能走进除马术赛场之外的比赛场馆,见识了鸟巢和水立方。

  “我是第一次走进奥运会比赛的场馆,真的太出乎意料了。不论是比赛本身还是观众的热情,都会让我终身难忘。”比安卡今年47岁,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使用安眠药物,比安卡出生后上肢就几乎全部萎缩,这让比安卡无法和健全人一样拥有双臂。

  “残奥会这项世界性的赛事,会让人们更多了解残疾人士,去关注和理解他们。”比安卡说,“我不能像健全人一样用餐,轮椅人不能像健全人一样走路,这是每个残疾人的切身感受。但我相信每一位残疾人运动员,都会在残奥会上展示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残疾并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其实在很多方面,我们和健全人一样。”

  因为始终拥有这样的信念,比安卡从10岁开始学习马术。德国本身就是马术强国,没有胳膊虽然让比安卡吃尽苦头,但不懈的努力终于让她在残疾人马术圈里成名。从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开始连续三届残奥会,比安卡一直都是德国队的主力。

  “在雅典我获得了两枚银牌,这是我能取得的最好成绩,我为自己感到高兴。”回忆起光荣的往事让比安卡开心起来,“我的马比我还厉害,它还多获得1枚银牌,那是因为我的队友借走了它。”

  有了当运动员的残奥会经历,比安卡在采访起残疾人运动员时格外顺利,她说自己总是能问到精彩的内容,因为在内心深处,她仍然当自己是一名运动员。

  “我只是和他们聊天,和他们说话,就像我面对过去的自己。”比安卡说,“我没有任何压力,也不再像运动员那样辛苦,我可以自由安排我的时间,但是我从心底里还是愿意当运动员,我非常怀念参加比赛的感觉。我甚至还想参加伦敦残奥会。”

  本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郭剑

  

(责任编辑:李林蔚)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金牌榜更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