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举世狂欢的奥运盛宴落下帷幕已久。
当我们模糊了鲜花、掌声、惊喜、感动、泪水,那些曾经充溢在我们生活中的北京奥运符号,什么留在时间的深处,什么深植于中华大地?
思考这一年来,哪些是北京奥运会带给中国的变化,这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通向理想未来的桥梁。
魏纪中是新中国奥运事业的见证者和北京奥运会的参与者 ■CFP供图
受访专家 中国奥运产业之父
魏纪中,男,1936年11月12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余姚。
许多人听说魏纪中的名字就是通过奥运会。
他目前的身份是国际排联主席,办公地点也从北京迁移到了瑞士洛桑。
作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作为新中国奥林匹克事业的见证人,作为北京奥运会的直接参与者,在魏纪中的眼里,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呢,他又是如何看待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回望 全国人民的体育意识在增加
关键词:举国体制、体育意识、经济和文化发展
记者: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带给中国最根本的变化是什么?
魏纪中: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成绩喜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举国体制”是有效的。现在来看,只有少数职业化程度高、商业化程度强的项目,市场可以解决,但大多数项目,市场是不可能解决的,还是要靠政府的支持。中国运动员的成绩如此出色,客观上也增强了全国人民的体育意识,体育在我们国家的地位提高了,大家开始喜欢体育,重视体育,重视健康了。另外,奥运会的举办也让很多城市的管理者意识到,体育确实可以促进一个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分析 后奥运经济滑坡一说不客观
关键词:后奥运经济、奥运场馆、鸟巢、体育产业
记者:人们的生活因体育意识增强受益,但同时也有种说法,那就是所谓后奥运经济滑坡现象。
魏纪中:所谓的后奥运经济滑坡现象在亚洲从来没发生过。东京奥运会后,日本经济保持了9年的高速发展。9年里,它的平均GDP的增长达到了14%。汉城奥运会之后的9年,韩国的经济增长平均在8.4%。有些经济学家的分析不是很客观。
记者:谈到经济,人们很关心奥运后场馆的使用问题?您对奥运场馆是如何定位的?
魏纪中:“定位”这个词我觉得非常好,比方说,如果你给“鸟巢”定位的是公益性的机构,那它不存在利用不利用的问题,那就向群众开放嘛。你要是给它定位为一个经济实体,那它就要经营。所以说关键是怎么定位,定准了,问题就小,定不准,问题就大。如果定位于公共机构,政府就应当补贴,就要继续拿钱,如果不是,那就不用政府投钱了。
展望 产业化路上政府应逐步放手
关键词:中国体育产业、体育资源、政府
记者:“鸟巢”是一个文化象征,但同时也是一份体育产业资源。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带动相关体育产业发展,中国体育产业化进程更加受关注吗?您曾直言中国体育还没有达到真正的产业化。
魏纪中:中国体育现在处在一个从商业化到产业化过渡的阶段,体育首先它是群众化,大家得喜欢,然后是社会化,群众要组织起来,零零散散还不行,社会化之后才能是商业化,商业化的下一步才能变成产业化。产业化就是要有一些大型的企业来管事了。产业是由企业组成的,而不是由中介组成的。
记者:限制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魏纪中:我认为从商业化到产业化的过渡还不是很完善,因为主要的体育资源还控制在政府的手里,这跟我们的体制问题有很大的关系。政府是可以搞商业化的,但是政府不应该搞产业化。真正要达到产业化,还需要政府逐步地把资源放到市场上,让市场来配置,这也涉及到以后政府需要转变观念、转变职能的问题。什么叫市场经济,就是由市场来配置经济资源。我就一句话,中国要彻底地让体育资源从政府走向民间社会,这应该是中国体育发展的方向。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