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人民日报:田径之美 当细细品味

2009年08月24日12:0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欧洲看田径比赛,总会出现一些在中国完全看不到的场景。

  男子100米比赛,8名决赛选手刚一入场就受到现场近8万名观众起身鼓掌的礼遇,在北京奥运会上,只是打破世界纪录的博尔特才能有这样的风光。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男子万米决赛,几乎所有观众居然也是站着看完最后一圈的冲刺,气氛堪比百米决赛。

  男子100米有博尔特、盖伊等大牌明星,前者还打破了世界纪录,有热烈的反应不难理解,“枯燥”的万米比赛,观众为何也能看得如醉如痴?

  殊不知,在博尔特横空出世之前,最被欧洲人认可的两大田径明星一个是俄罗斯撑杆跳高选手伊辛巴耶娃,另外一个就是埃塞俄比亚新科“长跑之王”贝克勒。贝克勒能如此受宠,一方面是因为他在男子5000米和1万米项目上令人生畏的统治力,另外也要得益于欧洲人对长跑项目的偏爱。

  “跑步对我来说,不独是有益的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酷爱长跑,他的这一段自述,讲给钟爱长跑的欧洲人听,也会让人心有戚戚。长跑选手在比赛中不知疲倦的奔跑完美诠释了超越自己、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更何况,在顶级长跑选手的较量中,往往隐藏着精心设计的战术,酝酿着雷霆一击的冲刺。

  在一圈圈奔跑中,细细咀嚼长跑的味道,是“铁杆”田径迷的一件快事。在欧洲举行的田径大奖赛上,万米和3000米障碍往往被安排为最后一场比赛,而不是最让国人津津乐道的飞人大战和110米栏。一位上海田径大奖赛的组织人员曾经说过:“刘翔参赛的时候,男子110米栏肯定是最后一个项目。现在他受伤了,我们今年就请博尔特过来压轴。贝克勒也到过上海,可是国人不认他。”

  中国田径的“拥趸”近年增长不少,但很多人却把追逐明星与钟情运动混为一谈,缺少了刘翔,“虚火”去了大半。对于田径运动的态度,中国人与欧美人的反应仍然大相径庭,这其中有文化和历史上的差异,但是,人类对于“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应该是共通的。仅仅盯着飞人奔跑的9秒58,刘翔过栏的12秒88,中国人对于田径的理解和认知,未免过于狭隘了。

  感受田径之美,不妨耐下心来,看一场万米比赛。

  (本报柏林8月23日电)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