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明天下午,末代甲A的最后一轮比赛就将打响,与往年相同的是,各路预言家们分析得“无孔不入”、潜入心魄,卷起了充满悲壮、苍凉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足球氛围,仿佛足球是“算”出来的而不是球员“踢”出来的,甚至继续出现了重庆输给青岛10个球仍然能进中超的“遐想”。这与其说是预言家们的高明,不如说是人们对足球的不信任。在“扫黑”的重压和中超的利益面前,中国足球又一次面临信任的危机和考验。 实话说,我们的足球预测总是能够得出惊人之举,挖掘所谓看点的工夫已经远远超过足球的实力本身,往往一场普通的比赛,被算得心惊肉跳、毛骨悚然,甚至可怜、可悲、可怕,所以一些人相信,比赛是算出来的而不是踢出来的,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各路分析无非是根据对阵形势、球队实力、人员状况、交战历史、恩怨情仇之类的蛛丝马迹,甚至能倒到十年前的恩仇,虽然恩仇双方已经曲终人散,但还是要得出“理想”的结论来。 事实上,国外的预言家们对本国的足球比赛亦有预言,但多从技术战术的角度分析之,最多加上人员状况等等“自然因素”,而赛后的分析更是着眼于实力发挥方面。相比之下,我们的比赛预测则更丰富一些,事先“预定”出“结果”来,赛后进行秋后算帐,“乌鸦嘴”自然封口,一旦猜中,必然念念有词,诸如“结果果然如此”、“与事先分析的一样”、“看看,比赛和预测的如出一辙”等等,甚至洋洋得意的原因不是证明自己有眼力,而是证明同样是根据蛛丝马迹得出的所谓中国足球人的“黑暗”、“无聊”或“道德沦丧”。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我们的足球预测正在异化,异化成一把“杀人的刀”。如此是信任的危机和历史的记忆造成的。现在说甲A最后一轮重庆输给青岛十几个球便能进中超,这样的常人看似荒唐的预测也有市场,主要是前年“甲B五鼠”的11:2,这是中国足球人本身的耻辱,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足球缺乏信任感没什么不对。不过,11:2的深层次原因很少被人提及,那便是经济利益或者说金钱的诱惑,而金钱诱惑的背后,则显露出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所以这也是中超得到高层推崇的重要原因。 中国足球的预测市场之所以比足球市场还要发达,缘于某些人的龌龊心理。无端的“遐想”、丰富的“思维”产生的所谓“预言”、“预测”实际上是“谣言”温床。我们似乎无力抗争。 事实上,中国足球要想摆脱人们的不信任,最好是用脚“说话”,应当用事实反复证明一些甚至是做人的道理。不过,这个起码的“要求”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原因自然是复杂的。虽然中国足协不断从制度上着眼,这本身不错,但足球比赛的复杂性非常难以界定,比如消极比赛,比如士气不足,比如“脚发软”等等,所以除了良心,根本没有操作性很强的硬性措施。 用哲学道理说,足球人的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足球场上的具体体现。中国足球的耻辱柱上已经书写了太多的内容,在“扫黑”的重压和中超的利益面前,末代甲A的首尾战,中国足球又一次面临信任的危机和考验,旦愿我们的队员还记得住“人”字怎么写。(搜狐体育专栏作家夏智强)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