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两轮亚冠联赛主题为“中韩对抗”,中韩各派四队捉对厮杀,主客场共8场比赛,中超球队2胜2平4负,虽处于下风,但不算糟糕。更加令人惊奇的数据是,在过去6年的亚冠历史上,无论是“中韩对抗”还是“中日对抗”,总成绩中超球队均以7胜2平5负领先。
国家队层面对抗,中国远远落后韩、日,20多年几无胜绩,“恐韩症”等名词因此盛行;联赛层面对抗,中超联赛整体而言与韩国K联赛、日本J联赛旗鼓相当,甚至还处于领先位置。这着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联赛水平决定国家队水平,可是足球界流行了数十年的说法。
假如这说法没错,那就是数据掩盖了真相。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巧妙编排赛程,完全有可能以弱胜强。若是中日韩三国联赛冠军单挑,成绩可能大不一样。而更重要的是,高水平的外援,极大地弥补了中超联赛与日本J联赛、韩国K联赛的差距——尽管中日韩三国联赛都大量使用外援,然而外援在中超堪称中流砥柱,在韩、日联赛只是锦上添花,参加亚冠的韩国四支球队,后卫出身的李玮锋竟然是进球最多的外援,足以说明问题。
如此,以亚冠成绩炒作“中韩对抗”或“中日对抗”,不仅无聊透顶,而且容易出现偏差,使得人们误以为中国足球好像与日本、韩国没有太大差距。事实上,正如“恐韩症”所反映,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即便是以亚冠为例,过去两年,日本浦和队与大阪钢巴队连续夺冠,也难免让小组出线都如同中头彩的中超球队抬不起头来。
差距体现在细节,体现在球员技术,体现在教练的指挥,更体现为联赛的机制,日本J联赛完全市场化,韩国K联赛算是半市场化,中超联赛则是伪市场化。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当然,澳大利亚以及一些非洲球队快速崛起,也提供了另外的思路,那就是甩开联赛走借鸡生蛋的道路行不行?要知道,澳大利亚以及一些非洲国家的联赛,未必比得过中超联赛。能不能找几个高水平外援加入中国籍代表中国队比赛?改变观念,可比改变什么都难。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