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日晚,第五届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杯赛在江苏昆山落下帷幕,中国队在三、四名决赛中战胜安哥拉队,避免了垫底的尴尬。
这场赛事的胜利,如同一张廉价礼物外漂亮的包装纸,无法掩盖其内在的不堪——打法混乱、后卫低能、篮板不力、失误频频……如果说亚锦赛失利,中国男篮只是失去亚洲霸主的话,这届斯坦科维奇杯赛则证明,这支曾经扬言成为世界一流的球队已经堕落至世界三流。
在亚锦赛失利之后,中国篮协总结出中国男篮耻辱一败的七宗罪,但此番出征斯杯,这些败因已经无法用来参照。亚锦赛之后,中国男篮被千夫所指,不可能再“沾沾自喜,被捧过了头的舆论冲昏头脑”;对于这个被称为“救赎之战”的“重大赛事”,从中国篮协到球队都是严阵以待,似乎也不应该再度“轻敌”;而本次赛事堪称斯杯自举办以来水平最低的一次,三个对手不约而同地派来二、三线球队练兵,也不存在“技不如人”的问题,至于“姚明依赖症”和“队员伤病说”,在如此对手面前恐怕也难站住脚。
但中国队仍然一败再败,而且败得如出一辙——在对澳大利亚和土耳其队时,两场比赛三番被对手以绝杀翻盘(与土耳其队打到加时),这样的失败已经与实力无关,只能说是人心涣散、主帅对球队的把握完全失控。
是谁导致了这个局面?
——中国篮协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毫无疑问,作为国家队主帅,上任仅百日有余的郭士强必须为失败埋单——一个太嫩的肩膀无法承受国家队这样的重担;一个还需要去看队员脸色的老好人,更无法在需要霸气和魄力的主帅位置上站稳脚跟。但郭士强的“错误”只是在于他不该在还没准备好的时候仓促上任,中国篮协才是这个“错误”的根本。当初正是因为中国篮协鼎力相助,才让虽不足以胜任帅位、却谨慎听话的“七0后”郭士强坐上这个风口浪尖的位置。
选帅败笔只是近因,当权者着眼于任期内成绩、疏于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二线队伍的建设,导致了中国男篮目前陷入青黄不接的困境。一个姚明缺阵,中国队战斗力减半,两三个队员缺席,则如“豆腐渣工程”般溃败。
应该承认,篮协在总结亚锦赛失败时所言“球员有骄娇二气”一言中的,但这“骄娇二气”并非都是舆论培养,与上层的娇惯和放纵也不无关系。对于队员、特别是一些主力球员的毛病和问题,批评之声或是隔靴搔痒或是浅尝辄止,有时甚至只是为了对外界有个交代。在这种“溺爱”的环境下,球员焉能不骄不躁?!
也许应该庆幸姚明缺阵,庆幸中国男篮连遭败绩,让这支被“捧过了头”的球队真正意识到危机所在,意识到一个“大手术”势在必行。但此时,最需要下定“手术”决心的仍是其父母官中国篮协。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