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9月18日体育专电 题:中国体操新“全能王”诞生
新华社记者滕军伟、刘宝森
9月18日,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当滕海滨从单杠上高高跃起,稳稳站立的一刹那,宣告中国新一代“全能王”诞生。
尽管只领先对手0.25分,但滕海滨舀到的这块金牌仍分量十足。
男子全能金牌在体操项目中分量仅次于团体金牌,需要运动员在6个项目上水平突出且实力均衡。正因为如此,个人全能能否夺冠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体操水平的重要指标。1995年,李小双获得世锦赛个人全能冠军,成为第一位夺得体操世锦赛个人全能金牌的中国选手。
这个“全能王”意义非同凡响,因为这是在杨威耀眼的光环逐渐消失后,中国产生的首个男子“全能王”,也正是因此,滕海滨能否接过杨威衣钵,创造超越杨威的新时代,备受瞩目。
杨威退役后,谁能成为下一个“全能王”就引发了众人的猜想。赛前,滕海滨、冯喆、郭伟阳、冯敬、吕博等队员都有夺冠的希望,而以资格赛第一和第二进入决赛的滕海滨和冯喆是冠军的最有力争夺者。
决赛中,滕海滨开局并不顺利。第一轮比赛后,落后四川队的冯喆1.2分,在和冯喆的竞争中落了下风。但在自己的优势项目鞍马和单杠比赛中,滕海滨迅速调整状态,一步步将分数反超。最终,冯喆获得亚军,上届全运会男子个人全能冠军、江苏队的吕博夺得第三名。
在5月于济南进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上,广东队的冯敬凭借稳定的发挥一举夺得男子全能冠军。冯敬16岁就成为体操世锦赛“全能王”,也是中国体操队继李小双之后的第二个“全能王”。但在18日的比赛中,冯敬由于有伤在身,没有对滕海滨构成威胁。
尽管如此,滕海滨仍受到其他选手的挑战。山东队小将张成龙和黄玉国赛前就被看好,在决赛中也不负众望。在前5轮比赛结束后,张成龙暂时排在第一位,在最后一轮鞍马比赛中,张成龙得分过低,最终屈居第五名。黄玉国获得第四名。
实际上,在今年国内的3次大赛中,滕海滨都力压冯喆,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作为国家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的“关门弟子”,滕海滨属于全能型选手,动作舒展、清晰,而且头脑冷静,早已经成为中国新一代体操选手中的佼佼者。
由于本次比赛将产生杨威之后的第一个“全能王”,受到人们的关注。杨威获得过北京奥运冠军和两次世锦赛全能冠军,是当之无愧的男子体操第一人,其地位至今无人能撼。
赛后,滕海滨谦虚地表示,现在自己的全能水平跟杨威还有一定差距,缺少一些能够舀超高分的项目。在和国际顶尖高手竞争时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加工改良。
在获得雅典奥运会鞍马冠军后,滕海滨沉寂了一段时间,而严重的膝伤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训练和比赛。从2006年开始,滕海滨就把训练中心转向全能,但在一些项目上仍有缺陷。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黄玉斌认为,虽然目前很多选手具备成为“全能王”的实力,但他们不像杨威那样有绝对实力。这批队员有强项,但也有弱势,不是很平均。多名队员也表示,现在国内运动员能达到杨威水平的还没有。
北京队教练白远韶对记者表示,滕海滨在全能方面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从这届全运会的预赛、资格赛到今天的决赛,都是第一名。杨威退役后,中国个人全能确实缺少顶尖的选手。他说:“滕海滨还有很大的潜力,争取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尽管在本次全运会中舀到个人全能冠军并不能确立滕海滨“全能王”的地位,还需要经过国际大赛的检验。但这块金牌的取得,无疑给他在“全能王”的争夺中增加了筹码。滕海滨自己也表示:“这次舀到冠军,对建立信心有很大的帮助。”(完) 2009/09/19 00:58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