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近一周的采访,笔者发现奥运场馆经营者们在后奥运如何利用好大型场馆的问题认识上有个共同点:寻求向文化、体育的方向上转型。随着中国的经济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得很快,当人们有剩余精力和资金的时候,文化、体育产业这样的“精神食粮”就会“火”起来。
如同现在许多房地产项目也在向文化、体育的方向上转型——教育地产、顶级体育健身会所都成为物业增值的必备条件,而如果把经营一座大型体育场馆视为一个大的项目,概莫能外。因此,向文化、体育的方向上转型,是场馆经营者们迈出的符合国际化视野的一步。在这一点上,“鸟巢”、“五棵松”等知名场馆皆无例外。就场馆经营本身而言,只把眼睛盯在体育领域,其产业链是做不大的。奥运场馆向文化、体育双重方向上的转型,意味着经营模式和团队理念未来也将要与国际化相挂钩。
纵观北京市那些“生计”好的场馆,未来一年100多场的节目安排大概1/3场次承办五花八门的体育比赛,1/3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演出,大的小的有名没名的草根的山寨的,还有1/3来自于会展、群体等活动。
单纯做体育,之前正是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理念和国外的区别所在。以上海浦东体育中心为例,场租即一年的销售收入2000万元,合同工100多人每年1300多万元的员工工资,400多万元的水电费,100多万的各种税金——所剩无几,因为平时大型活动举办的也相对少,所以一年的广告商业收入不到30万元一年。
很多功能配套不全的场馆担心举办活动难以盈利,或盈利甚微。其实只要有足够多的活动,就可以将成本降下来。一个明星在一个场馆一年只办一场演唱会的价格和在一个场馆一年演十场的单价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场馆只要活动够多,场馆的媒体曝光次数就能有保障,这样就具有广告价值,一旦形成竞标,广告收入就会有保障。此外,靠广告和商业区养活场馆能够让经营者拥有足够的资金空间“扩大再生产”——承接更多的活动,为民所用,盘活国有资产,不依靠财政拨款就可以养活自己,这是真正的拉动内需。
从经济学的角度,最赚钱的、利润高的行业有一个通性:他们都不是做终端产品的行业。终端行业的门槛低,因此风险最大。体育场馆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和最赚钱的金融业、房地产业一样,都是从源头上将资源管理、运转起来的。所以体育场馆经营者也一定要去做上游产品,不做下游产品。因此,将赛事承包给专业赛事运营商来做,对场馆而言这是将最大的那个“风险”嫁接出去的有效方式——只要“保本”就行,可以通过其他的项目来补足。
盘活体育场馆首先就要积极引入文化、体育活动。今年8月笔者走访过呼和浩特体育场,那是一个花费巨大盖出来的场馆,3年时间只搞了3场比赛。花十几亿元举办赛事和活动却寥寥,只是变成标志性建筑放在那里,当地人对此意见不小。大型赛事的组织落地和招商工作不利,是经营者们道出的苦水。
在兴建大型体育场馆“不差钱”的同时,迫切需要既懂文化产业又懂体育产业的人才,这将是未来场馆经营者们最渴求的人力资源。而中国未来真正的场馆运营管理“大师”也必然是具备极强的能够高效地整合上游的文化体育资源、下游的终端服务资源以及精通系统化管理,拥有招商引资人脉、极为熟悉当地体育消费市场的习惯等多重复合型人才。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