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9月30日报道(记者/赵杨 通讯员/符信 孙江敏) 再过43天,期待已久的广州亚运会就会到来。
现在,广州亚运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楼刷完了,路面整好了,场馆建好了,花也种上了,种种这些“好”,到底是希望广州向世界传递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泰国曼谷是亚运会历史上的一个传奇。跨度32年,成功举办四届亚运会,有人说,可能没有一座城市比曼谷更熟悉亚运会了。近日,应省外办邀请,三位来自泰国的亚运会要员抵穗,在广东涉亚运会亚残运会外事综合培训班上“传经送宝”,解密成功背后的种种玄机。
和三位泰国亚运专家细聊,发现他们在谦恭低调的外表下面,有一种强硬的软实力,那就是专业、开放和自信。
如果要学习曼谷经验,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需要学习他们的专业态度。仅拿各国王室、元首、政要的接待这件事来说,那真是一件高难度的细致活,既要有大格局、大智慧,更要有无微不至的专业规范,安保、司机、翻译、礼宾……各个角色、每个岗位都需有明确职责,环环相扣,看似轻松随意,背后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文明素养。
这种文明的专业素养还体现在每一位普通的曼谷民众身上。说到如何治堵,提拉瓦副局长讲得最多的不是限行,而是向民众宣传、强调“主人翁”意识,希望大家多用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而这一招竟然屡试不爽,尽管平时曼谷也是著名的“堵城”,但亚运期间基本顺畅。这就是一座城市的修养。
广州亚运会马上就要来了,我们每一位广州人有没有这种“主人翁”的专业意识呢?
学习曼谷经验,我的第二感觉是广州亚运需要更“脱敏”、更开放。无论是游行示威还是突发事件,其实我们都不需要那么敏感,国际惯例和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坦然面对、平等对话是最好的危机应对办法。经济日益强大,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用更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一切,甚至包括交通拥堵,胖胖的提拉瓦副局长笑眯眯地说,发生拥堵了,不要自责。
这就是泰国人,不管怎么样,总有一份悠悠的自信在心中。这种自信不需要通过大型活动的热烈盛大来衬托,不需要通过整个城市的面貌一新来包装,不需要通过强势的话语体系来支撑,它就在那里,以一种专业的精神、开放的姿态、文明的格调低调地存在着。
通过亚运会,到底广州希望向世界传递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曼谷经验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