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国国足 > 中国国奥队 > 国奥动态

三大球“少帅危机”引深思 根基弱换帅难缓危机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孙卫 王健
2010年11月21日11:33

  亚运会开赛以来,中国队金牌总数连续上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确实有点人脉”的孙卫的带领下,中国国奥队以被韩国队再次羞辱的方式,梦碎广州。

  三大球“少帅危机”令人深思

  由此引申到境况颇为相似的中国三大球,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本土少帅陆续扛起了振兴三大球的重担:43岁的蔡斌从陈忠和手中接过女排教鞭,34岁的郭士强顶替尤纳斯执掌男篮,43岁的高洪波则扛起了国足的大旗。然而,在时隔两年的亚运赛场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消失于人们的眼线:成绩“挂科”的蔡斌、郭士强先后“下课”,只剩下高洪波依然苦苦支撑。

  登台不久便被中途换将,三大球遭遇“少帅危机”令人深思。若是教练素质问题,当初任命教练的人是不是要承担责任?国家队教练是由谁来选拔的?不到一年的“短命”执教是因为他们的年轻无能,还是另有原因?三大球根基病弱妄谈振兴,目标与现实的完全背离又是否该让他们个人来承担后果。

  孙卫在亚运会上的一句“我确实有点人脉”,将问题的焦点转移到了一个更加深刻、也更加不为人注意的方面——教练员的选拔机制。在追究一个教练责任之前,先搞明白他是怎么上到这个位置上的,谁来决策、依靠什么决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但是,3年过去了,“选拔制度”呢?

  我们看到的现实是,无论是足球、篮球和排球,国家队的选帅工作在“竞聘上岗”的幌子下,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匪夷所思的结果。

  根基弱 岂是换帅所能弥补

  虽然亚运会上,男篮、女篮、女排等队伍依然是夺冠的大热门,但是三大球在国际舞台上的疲软,已经是明摆着的事情了。业内人士认为,“少帅”危机背后,实际上是三大球伪职业化、青少年根基孱弱的病根在隐隐作痛。

  目前遭遇“危机”的三位少帅多少令人同情,根基之弱是中国三大球的通病。中国球迷很多,但足球人口很少,目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足球运动员人数仅为25823人。

  中国篮球人才库也日益紧缩,CBA中除了一两支球队还在潜心经营青少年梯队,绝大部分俱乐部的后备力量培养仍只是在应付“准入制”。这直接影响到了一度在亚洲或是世界范围内引以为傲的男篮国青队,最近几年,他们在世青赛的成绩从来都在十名开外。

  排球的现状更是岌岌可危。北京奥运会后,排管中心主任徐利公布的数据则更加令人吃惊:“现在中国女排一线专业运动员少得可怜,只有不到400人。”国家队组建只能从这400人中挑选出18人参加集训,之后再精选出12人征战世界大赛。

  所以,在病根没有祛除的情况下,频繁换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少帅“下课”也是必然结果。有关专家认为,中国三大球要稳定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必须抛弃急功近利的竞技“政绩”观,扎扎实实从基层青少年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而不能只靠国家队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地方队四年一次的全运会来冲击。

  广州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再次拿金牌拿到手软,但是,三大球的成绩,是永远无法替代的。希望三大球少帅“危机”暴露的根本问题能够引起相关项目决策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而不是每一次失败就将全部的责任都推到教练身上。 何军 林德韧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由特派广州记者孙卫 王健采写

  

(责任编辑:王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