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体育频道 > 中国足球 > 中国国足 > 国足|国足备战2014世预赛 > 各方评论

新华日报:骨龄“严打” 溯源方能治本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11年02月16日07:05
  快 评

  上周以来,中国足协掀起了一场“骨龄风暴”。全国1300多名15岁以下球员参加了此次有“史上最严”之称的骨龄测试,结果竟有110名球员存在骨龄与年龄不符的情况,差距最大的达4岁。检测过程中,更出现了诸如球员不知道母亲姓名、一个月头发长出10cm等冒名顶替的闹剧。面对如此令人震惊的结果,足管中心主任韦迪斩钉截铁地表示:“我们下决心铲除虚假年龄、以大打小的中国足球毒瘤。” 中国足球之所以长期上不去,“以大打小”堪称祸首之一。受困于年龄造假的问题,中国足球总是出现年龄越小、成绩越好的现象,可一旦到了国家队,就往往“难复当年之勇”。当然,对如今跌入谷底的中国足球而言,无论哪个年龄段,就是造假也打不出好成绩了。

  为保证透明和公正,此次测试的全过程全部公开,由中国骨龄测试研究课题的创始人张绍岩现场把关。骨龄鉴定结果在四方签字后,立即放上足协官网,不给任何人说情的机会,杜绝了人为作弊的环节。此外,针对当前年龄造假的乱象,足协还推出了全新的“骨龄分赛制”。据悉,国家体育总局将把足球这套检测骨龄的办法推广到其他项目中。

  当然,完全按照骨龄来划分年龄段的做法并不科学。受地区差异、发育时间等因素影响,骨龄与实际年龄有时并不吻合。国际足联也并不赞同这样的做法。对此,足协也承认,在所有被认定的“超龄者”中,会有2%左右的“误伤”。不过,非常时期,只能用非常手段。如果不是年龄造假已到了动摇中国足球根基的地步,足协也不至于出此“下策”。

  此次足协对“涉假球员”没有采取一棍子打死的做法,也是一种进步。抛开“误伤”不谈,就算其真的改了年龄,也不应像以往那样仅仅惩罚个人就完事了。客观而言,运动员改年龄并非个人行为那么简单。没有管理部门的无视与纵容,没有利益相关部门的直接或间接参与,你能想象一个普通家庭可以从户口本到身份证再到参赛证来个乾坤大挪移吗?说到底,还是地方体育部门的政绩心理作祟。为了好成绩,就任由造假现象出现。不管其有没有直接参与,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应受到惩罚。所以,要想根治年龄造假,不仅仅要把板子打在球员个人身上,更要责任溯源,让那些坐收利益的管理者付出代价。

  董 晨
(责任编辑:王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