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新华社:全民健身,需要政府“给力”

来源:新华社
2011年03月23日23:23

     新华社上海3月23日体育专电 述评:全民健身,需要政府“给力”

    新华社记者罗争光 吴霞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以下简称《计划》)正式颁布以来,全民健身一直是各方热议的话题。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不仅需要呼吁社会关注和民众参与,更需要政府部门切实“给力”。

    全民健身,需要政府部门在认识上“给力”,高度重视,明确职责。从1995年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然而不可否认,多年来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观念,使得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更热衷于搞建设、拉项目、赶GDP,对包括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在内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够重视,公共体育设施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因此,《计划》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考核,努力构建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全民健身,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上“给力”,积极引导和推进群众体育社会化发展进程。群众体育覆盖面广、参与性强、社会属性明显,能吸引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但政府部门也需要创新思维,通过完善优惠政策、加强引导监管等途径,调动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推动群众体育社会化的良性发展。而各种体育团体、组织、服务企业蓬勃发展,也能延伸政府部门公共体育服务的“触角”,分担政府的部分服务职能,使全民健身事业日趋完善、成熟。

    全民健身,需要政府部门在投入上“给力”,通过财政支持促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计划》提出了“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并列举了一些硬性指标。实现这样一个覆盖全民的目标,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强大的财力支持。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将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当地财政预算。而且,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体育资源差距明显,要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均衡、全面发展,也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与倾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计划》启动之年。期待各级政府的“给力”之举,能让国人期待的体育强国之路走得愈发稳健。(完)2011/03/23 23:22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杜涛)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