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城运会昨晚结束,场内场外事情也出了不少。独独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在发布会上的一个表示让我感到新鲜,他透露国家体育总局正在考虑是否将城运会改为全国青少年运动会。
虽然目前尚未有定论,但我觉得改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首先,赛事的定位就格外清晰了。虽然以前就对城运会有着“为中国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定位,但是仅仅就名字论,一般的非业内体育迷肯定只会把这个赛事往“城市”二字上靠。如今开宗明义,让人一目了然,对于赛事本身的推广和宣传也是大有裨益的。其次,在中国但凡把多个城市放在一起,就难免激起“比较”的联想,就难免让人想起“某某排行榜”。这当然和如我等者思维僵化、习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无关系,但是就像“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和水土似乎也有那么些干系。再说了,我这样想也确实不是凭空而来,体育金牌背后利益链的报道近些年那也是频现报端。
如果今后真改名叫了“全国青少年运动会”,我建议总局步子不妨再大些,干脆就不以城市为单位,而以个人名义报名参赛,以成绩划定参赛标准。至于举办费用,倒也不愁。由经济专家考察后拟定一个合适的比例,然后根据全国每个城市的具体财政收入统一划入“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基金会”。
随后全国公开招标,出价最低的城市中标获得当届举办权,费用则由“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基金会”划拨。而在赛事举办前,中标城市公布标书具体内容;赛事结束后,“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基金会”公布所用款项细节。举办城市作为承办商当然应该经济获利,但是只能是微利,就像现在的经适房。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比赛的项目除了奥运比赛项目之外,要大力吸纳青少年真正热爱参与的非奥运比赛项目,这样就有望和学校体育紧密结合。而各项目的冠军,发奖状、奖牌,不发奖金,但是参赛交通食宿均由赛事承担,真正做到脱离金牌思维、锦标主义的全民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