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甲联赛 > 中甲热点 > 北京理工大学 > 最新动态

人民日报关注北理工模式 球队全年投入仅600万

2012年02月22日13: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学习占第一位 训练很受影响

  队员不可能速成为高水平职业球员,只能最大限度挖掘潜力

  队长卢斌,来自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梯队,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后,萌生了离开职业队梯队去大学念书的想法,正逢北理工队冲甲,他就来到了北理工,边读书边踢球。

  在卢斌看来,在北理工队踢球是幸运的,“能延续我的足球生涯”。卢斌回忆,当时他有两个队友也被北理工队总教练金志扬看中,他们那时拿着一个月5000元的工资,觉得应该趁年轻多挣点儿钱,就没有来,现在这两个人已经彻底告别足球。

  和卢斌一起从小踢球的伙伴、队友,能在职业队继续踢球的不过两三个人,“关键是球员被职业队淘汰之后,往往什么都干不了”。

  北理工队的球员大都来自职业俱乐部梯队和传统项目学校,来自北京人大附中三高俱乐部的刘猛说:“在北理工继续踢球,圆了我的足球梦。现在我们可以踢全国联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还能为国争光,以前的队友都特别羡慕我们。”

  学校要求足球队队员的第一身份仍是学生,每天上完课才能训练。在校园中延续自己的足球梦想,球员们肯定要付出更多。金志扬说:“训练与学习冲突很大,周一、周二课程很紧,很多学生下午4点才下课,我们3点的训练就很受影响。从训练学角度而言,这种节奏很难保证训练的科学性。我们不能让这些大学生‘速成’为高水平职业球员,只能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潜力,保持和延长运动青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正坤)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